课件33张PPT。第4课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1)国际:19世纪60年代,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历史的潮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变。
(2)国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有人民反抗(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侵扰,为了摆脱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洋务派洋 务奕? (恭亲王)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洋务派什么是“军事工业”?
即:与军队、国防、战争有关的工业,为军队生产、提供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制造的钢炮
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
(创办者:曾国藩)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京师同文馆 晚清最早培养翻译、外交人才的洋务学堂、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
有英文、法文、俄文等外语班,也有天文、算数、物理等科学技术班。 洋务运动·发展近代教育·创办新式学堂近代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名10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在这些幼童之中,不少人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佼佼者,如清末思想家严复,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复旦大学创办人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 派遣留学生材料分析:为什么洋务派要创办民用工业? 材料1 洋务派在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陆海军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而最主要的是财政困难。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赔款,再加上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庞大军费开支和战争的破坏,清政府的财政已十分竭蹶。
材料2 军事工业的兴办,又需要充足的原材料和燃料供给……同时也需要有近代的交通运输与电讯等项建设的配合。
(以上材料均出自《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等主编)因为要解决军事工业的财政困难,也要为军事工业提供原料、燃料、通讯等支持。“中国积弱,在于积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富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等税。” 基于以上认识,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追求“自强”的同时,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用以辅助军事工业。材料分析:为什么洋务派要创办民用工业?民用工业有哪些类型?工矿业交通通讯业冶炼、纺织、采矿 ……航运、铁路、邮电 ……e.g. 汉阳铁厂e.g. 湖北织布局e.g. 轮船招商局e.g. 开平煤矿华尔,美国人,洋枪队统领 由外国军官训练的新式军队,配置洋枪洋炮,专门用于镇压太平天国洋枪队威海卫上海马尾2.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台湾建立行省。新式海军:1.建立三支海军北洋舰队[简介] 地位:清政府的海军主力
管辖者:李鸿章
水平:曾世界第六、亚洲第一 后期发展:自1888年后,未添置任何新式军舰;1891年后,海防经费被挪用修筑颐和园等,连枪炮弹药也停止购买……区分:“近代史”的开端、“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________(∵鸦片战争,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大规模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工业化道路)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发展近代教育
③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④建立新式陆、海军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的开端)“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洋务运动期间出现的民族工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为外商船厂制造零件)
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引进机器产丝)
广东汕头某豆饼厂(用机器榨油、压制豆饼) 材料1 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地主、商人、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引进机器生产。材料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积极作用①: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材料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材料2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积极作用②:
可以“分洋商之利”,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材料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材料3积极作用③:培养了各类人才威海卫(北洋舰队基地)1895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意味着洋务运动失败了。(伤感地)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洋务运动
没能使中国富强(“有心栽花花不开”)课本P22“材料研读”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and 历史启示 (李鸿章) 他认为我国的政治制度、思想传统、文化习俗,都比其他国家优越,唯一比不上的就是枪炮船只、铁路机器,我国只要学习到西洋这些长处……也就差不多了。——《李鸿章传》,梁启超著、阮卿译,P92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学习先进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不符合时代潮流。(2)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1)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 根本原因 )改革要改根本,不能只改皮毛。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and 历史启示(北洋舰队)自1888年后,未添置任何新式军舰;1891年后,海防经费被挪用修筑颐和园等,连枪炮弹药也停止购买……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等主编清政府腐败无能,无法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and 历史启示 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自创办之日起,就遭到顽固势力的百般阻挠,或者遭遇洋务官员的不擅经营、中饱私囊。另一方面,外国侵略者在华攫取了种种经济特权,也极力排挤和打击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清政府 内部腐败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发展近代教育
③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④建立新式陆、海军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的开端)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a.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b.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局限性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发展近代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历史积极性内容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历史局限性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评 价目的:主要内容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③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④建立新式海陆军时间:口号:代表人: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自强、求富(2)进步性:①②(1)性质(3)局限性洋务运动领导阶级和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评价根本目的洋务运动破产原因:教训:洋务派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改革要改根本,不能只改皮毛。小结内忧外患 维护统治洋务运动
(19世纪
60-90年代)
“自强”
“求富”①办军事工业
②发展新式教育
③办民用工业
④建近代陆、海军失败,没有
实现
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