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抓住文体特征,写出标准的议论文和记叙文学习重点:
1、明确高考对文体的要求;
2、相同题目,不同文体在写法上的区别;
3、多写多练,掌握规律。高考要求 所谓“文体特征鲜明”,有两层含意:一是符合作文题本身的文体要求,二是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的要求,写出选定文体的特色。
高考要求“文体自选”并非不讲文体。许多人认为,考试作文“文体自选”了,就不要在文体训练上下功夫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一方面“文体自选”必须有所凭借,如果能掌握多种文体,就会有多种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如果听任学生选择文体,就有可能回避学生作文基本能力上的某些缺漏。高考要善于选择最佳文体。
一要看题目或材料适合哪种文体。
二要看自己最擅长哪种文体。擅长叙述故事的考生可以写记叙文,擅长理性分析的考生可以写议论文。
三要考虑自己是否有与该文体相对应的足够的材料。高考要求写作要求 要考虑用该文体写作能否写出新意。如果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就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新颖的文体(比如小小说、寓言、童话、小品等)。一旦选定某种文体,所写的文章就一定要符合该文体的基本特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题目展示 这篇材料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指出高中生活无论“美好”还是“不愉快”都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意在阐明学生时代在人生过程中的重要性。然后提供了某个机构在三个方面的调查:一是多数人对“同学关系”满意,少数人表示“一般”或“不满意”,从而显示,学生时代,绝大多数人在处理“同学关系”方面较为成功;二是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是自我意识过强、性格不合和竞争激烈等,从而为问题的出现找到了根源;三是促进同学关系的途径主要是“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材料对同学关系整体上有导向作用,为考生写作指出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审题要求文体要求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基本功:
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
描写:是展示空间状貌的艺术。
议论:是谈看法的说理艺术。
抒情:是抒发·倾吐的流露宣泄艺术。
说明: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艺术。议论文特征分析 让融洽之花绽放①
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以和为贵,在千百年的淘洗中,它仍是神采飞扬。让我们本着以和为贵的美德,去灌溉融洽之花并让之美丽绽放。 ②
五年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以和为贵的美德还在熠熠生辉。让我们一同努力,融洽之花一定会美丽绽放。文体特征分析:①紧扣材料内涵,运用比喻手法拟题,并明确观点,形象鲜明。在题目上就彰显议论特征。②开门见山,从中华民族的高度来引出论点,既呼应题目又大气,还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道德滑坡,让我们心痛,亦让我们身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蒙羞。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让中国的传统美德回归。 ③
社会上一些不道德事件,让我们心痛。它刺痛了我们的敏感神经,但我们不应选择回避,应正视它,努力解决它。这事正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不得不让我们关注。
人与人之间应多些理解,互相尊重、包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那融洽之花一定会美丽的绽放,美丽中国将指日可待,我们的中国梦将会更进一个台阶。
重庆公交事件,也曾向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它向我们紧急呼吁我们的传统美德的回归。 ④文体特征分析: ③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谈到现状,语言严谨准确。④运用社会事件来论述道德滑坡问题,这两个事例均是同学关系未能处理好的典型案例,回扣了材料;同时作者在这些现实的惨剧中看到的是传统道德的滑坡。两个事例典型,概括叙述,符合议论文中记叙手法运用的标准。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没有硬实力可能一打就垮了,但如果没有软实力,可能就是不打自垮。前苏联的解体,正是忽视了对软实力的建设。所以,我们应重振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和为贵,让融洽成为社会风尚,建设美丽中国。 ⑤文体特征分析: ⑤由个人事例上升到国家层面,论证逐步深入,彰显议论特性。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千年之前,他就向世人提出了为人处世之道。只要我们都努力地践行这句话,那我们的社会会更融洽,同学与同学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会更和睦,那我们的中国梦将指日可待。
用我们古人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为贵”、“兼爱”等等思想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事,让融洽这朵花美丽的绽放,让中国梦圆梦。 ⑥文体特征分析: ⑥以上所论述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以下运用孔子名言充当理论论据,来论述“怎么办”的问题,“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作者看来,只要我们都努力践行这些传统美德,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会更融洽,社会会更和谐,美丽中国的建设中融洽之花便会绽放。行文结构清晰自然。 让融洽之花绽放,让它开遍每个角落。它需要我们呼吁道德的回归,它需要我们去践行。它需要我们多些理解、尊重、包容少些斤斤计较、猜疑。那融洽之花将会美丽绽放。
车动了,总有到站的时候;花开了,总有结果的时候;水流了,总有归海的时候;我们努力的去理解、包容、尊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我们的融洽之花一定会有美丽绽放的时候。
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美丽中国建设中,建设我们的中国梦,让融洽之花美丽绽放。 文体特征分析: ⑦在结尾处设置议论标志,提出呼吁,呼应题目。记叙文特征分析 播下友情的种子①
又到挥手离别时,我对你的身影挥手,却将你的微笑镌刻于心;我向你的今天告别,却将你的明天寄挂于心;我目送你的远去,却在心里,把我们的昨日,重现了一遍又一遍。 ②①运用修辞,点明事件,在题目上流露出记叙的色彩。
②运用倒叙手法,既吸引阅卷老师,又引出下文事件的回忆,在表达方式上彰显记叙文特点。文体特征分析文体特征分析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播下友情种子的那一天?是你将那粒种子埋进土壤的呢。
陌生的人,喧闹的教室,窗外刺眼的光让我浑身闷热。你的一句问好,一个介绍,一张笑脸,顿时将我从自己别扭的世界中带出。欢笑变得悦耳,阳光变得和绪,你似夏日凉风,吹开了我的心门。
友情,开始于开朗的主动。运用记叙手法,回忆同学初识时的细节,回扣材料中的同学关系,切合题意。并在记叙的基础上用议论的点睛之笔“友情,开始于开朗的主动”作为小结。文章结构层次清晰。文体特征分析 军训时的那些日子,是否仍能让你会心一笑?霉臭的厂房,摇晃的上铺,随时的断水,稀烂的面条,强势的阳光和我们期盼的暴雨……那是多么有趣的日子嗬!我们为了快点吃上午饭而互相教着那些已被遗忘的军歌;白天累得倒地便睡夜晚仍要说自己幼时的故事,停水的中午,我们用卡车运来的冷水臭美的相互冲洗头发。我们了解着对方,惊叹着彼此的相似,所有的艰难,都被甜甜的笑声取代。
友情,在坦诚与宽容中成长。回忆军训时的点点细节,在叙写的基础上议论概括为“友情,在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里发芽”。紧扣材料中的同学关系,本部分记叙了相处中的不愉快,并概括为“友情,在坦诚与宽容中成长”。文体特征分析 你一定记得你对我的呐喊。那是秋末的运动会,心血来潮的我报了毫不擅长的长跑。每日放学后你的陪伴,你那如秋日蓝天一般的鼓励,都为我插上翅膀。比赛之时,心跳的加速,腿脚的乏力,唿吸的困难令我几近放弃。你的呐喊,如石破天惊的光,直入我耳,贯穿我身。因为你,我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友情,在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里发芽。描写运动会的场景,小结是“友情,在陪伴与鼓励中开出灿烂的花”。以上四个部分构成了同学关系的“四部曲”,但写作是建立在学校生活、同学相处的细节上,又能从细节中抒发感悟和启发。文体特征分析 你早忘了我们之间的不愉快了吧?那是入学不久时,你的开朗与热情让你周围从不乏陪伴,我的敏感让我心中多了许多滋味。你的朋友多到让我羡慕,我的胆怯让我觉得无力。不知为何,我竟有意疏远你,似要将自己关回塬来的世界。幸而那是你,抓住我的手,将我的心放于明媚的阳光下温暖。交心的谈话,免不了的泪水,我不再畏惧坦露自己的心声。我们的友情,也算经历了考验,无惧青春中狂乱的风了。
友情,在陪伴与鼓励中开出灿烂的花。
这便是你,便是我,便是我们。为了仍然迷茫不定,前途仍旧充满挑战。我们的友情,已长成一棵树,成为我们永远的庇护。
真心相待,我们之间,还有那写不尽的未来。 从题目中的“播种”,到现在“长成一棵树”,首尾照应。相处的细节、同学的情谊变成作者笔下涓涓流淌的文字,让人读了,仿佛那一幕幕同学相处的情景就在眼前。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
1、立意要新颖深刻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或主题,要做到深刻,就要仔细审题,推敲材料,善于由少见多、以小见大,善于联系实际探究本质,见他人之所未见。
2、选材要合适
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即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表现人物精神的材料。3、注重情景描写
在写作时,不要在过程上折腾,千万不要在漫长单调的情节叙述中追逐得瘦骨嶙峋,要善于精选一两个、两三个“点” ——生动鲜活的情景,或富于魅力的细节,去描写得血肉丰满,并且一定要在感人之处泼墨如洗,非感人之处惜墨如金。
4、叙述结合抒情
要能激起感情波澜或能引发理性思考,也不要只是记叙,不妨结合记叙的人事再有些抒情与议论。技法总结 技法一:在题目上传情达意,彰显文体特征
文之有题,正如人之有目,眉目最能传精神,在题目上做文章能产生眉目传情的功效。如果是议论文,直接表明观点的论点式的题目,可以彰显文体。如果是记叙文,则可以以人、事、物、情为题。好的议论文题目应有“两美”:
1.力度美。在标题中,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抓住要害,达到一种无可辩驳的力度。
2.形象美。形象的标题最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拟题力求形象,必须避免平实和抽象。平实或一般化的题目,太直白的题目,常见的题目以及抽象的题目,要尽量运用修辞,化用古诗词或歌词,运用数字、公式、定理等拟题,给它们披上形象的外衣,使人一见而生清新之感。记叙文题目应体现以下三种美学特征:
1.动态美。在标题中嵌入恰当的动词,使之具有动感,如《坐看流星划时空》《掀起你的盖头来》《找回失落的家园》。
2.含蓄美。将丰富的内容,以含而不露的形式表现出来,留下回味余地。如《生如夏花》《窗外的那一点红》。
3.古典美。恰到好处地引用经典,或对其进行恰如其分地改造,表意精当,意蕴深远,给人一种庄重、深邃之感。如《千江有水千江月》《南山花香,汨罗水甜》。技法二:在行文上设置标志
1.结构标志。记叙文开头可运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也可以运用环境烘托;结尾可解释悬念,呼应开头;也可以运用欧·亨利式的结尾方式,发人深省;还可以运用环境深化主旨。中间行文可运用巧合法,增设波澜,也可以中心线串着几个小标题,增强故事性。2.语言标志。把握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避免出现“四不像”文章。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考生如果在写作中忽视了各种文体不同的语言特点,就容易写出“四不像”文章。因此,考生在选择文体时,要考虑所选文体的语言特点。
记叙文以叙述描写性语言为主,叙述性语言要清新流畅,记人要生动形象,记事要准确流畅;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严谨。技法三:巧用表达方式彰显文体特征
1.记叙文中的议论言简意赅,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议论文中的议论,常常要列举论点,用论据来证明论点,要有论证过程。而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把所叙事物本身包含的深刻意义揭示出来,以加深读者的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以记叙为基础,是对所记叙的内容的提炼与升华。记叙文中插进必要的议论,是为了深化主题,帮助读者认识文章的思想意义,理解作者的生活感受。因此,这种议论必须建立在记叙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是从所叙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并和记叙的内容保持一致,而不能使叙议割裂。2.议论文中的记叙以议论为基础,是议论的事实论据。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在用事实作论据时,需要有必要的叙述交代。但议论文中的议论与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的不同。记叙文通过叙事,突出形象,以表现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了阐明事理,记叙只是手段,不能用来代替说理。二是侧重点不同。议论文选择事例加以记叙时,只选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不必介绍事物的全过程,所以它的记叙往往具有高度概括性。三是手法不同。记叙文调动一切描写手法,绘声绘色,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议论文则是用质朴而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活动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并阐发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情感。学以致用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各拟写一个记叙文题目和议论文题目。
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你先长成一座大山!”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大作,一时间地动山摇,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像最矫健的老鹰冲向蓝天。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记叙文题目:
议论文题目: 参考示例:(记叙文题目)我的追梦路
(议论文题目)心怀梦想,创造奇迹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1)请运用不同方法,拟出三个记叙文题目:
(2)请运用不同方法,拟出三个议论文题目: 参考示例:
(1)《孩子?你的“苗头”!》(悬念)、《“大病”初起好治愈,病入膏肓难回生》(对偶、悬念)、《路边的小草》(比喻)
(2)《未雨绸缪好成功》(化用)、《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伫立于胜利成功的门口》(修辞中的比喻)、《淡泊名利走好人生》(观点)。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做题。 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似乎有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人文胜地……更多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充满放飞心灵的渴望。
(1)如果写成记叙文,请写一个文体特征鲜明的记叙文开头和结尾,每一部分不超过80字。
开头:
结尾:参考示例:
开头:月华如水,微风拂面。灰发中夹杂几根银丝的我轻倚栏杆,回忆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结尾:月华隐退,旭日东升,微风拂面,翘首东方。远处人生的园林,沉甸甸的苹果挂在枝头,将又是一串串更加红艳艳的惊喜。(2)如果写成议论文,请写出开头和结尾,中间用三个并列式分论点充当行文标志。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分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开头:“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曾经被歌中所传达的信念深深感动,浮躁的心被它安抚平静,受伤的心灵与那双翅膀一起飞向天空。当一颗心刻下的只是失望的伤痕,当一朵朵怒放的鲜花渐渐萎缩,当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转眼苍老了轮廓,当身心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疲惫……这时我们不妨给自己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一个宁静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自由翱翔、自由呼吸。这时,你会发现沉闷的生活其实到处洋溢着生机,灰暗的人生其实暗含着美丽。结尾:放飞心灵,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钞票,不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也不需要冥思苦想。你只需独倚窗边,尽情聆听雨点敲窗的美妙的韵律,品味人生意义的永恒。这时的你没有世俗的纷扰,不必为琐事所累,这一刻你的心灵早已展翅飞翔在那梦的天空!
三个分论点:①放飞心灵,是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②放飞心灵,是李白那“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洒脱。③放飞心灵,是岳飞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4、以“面对诱惑”为题,各写一段记叙性文字和议论性文字,不少于50字。
(1)记叙性文字:_______________
(2)议论性文字: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1)前天,有几位好久不见的老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大家聚一聚,他们没征求我的意见就把聚会地点定在了网吧,我虽然不乐意可还是去了。来到网吧门口,我站在那儿犹豫不决,进还是不进呢?
(2)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发生面对诱惑而迷失自我的事情。例如某中学的一名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被学校劝退。可他回到家里并没有幡然悔悟,竟然又把家里的生活费拿去玩游戏,以致家人对他都丧失了信心。你如果也遇到令你眼花缭乱的网络游戏,你会像他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