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10 09:0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红楼梦》的作者、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的基本史实; 目标2:通过学习《红楼梦》和京剧的内容,了解清朝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并探究清朝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重点)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 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红楼梦》的作者、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任务单,任务一,《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一、《红楼梦》 1.清代的 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 。 2.《红楼梦》以贵族青年 和 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 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 、追求 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 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 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4.《红楼梦》这部 强、 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昆曲与京剧艺术 1、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和 。 2、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 一带的 。 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 创作的 。 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 的 、 的 ,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3、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 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4、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 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 ”,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 ”,流传四方。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 任务二:【合作探究】 小组内讨论核对知识点并记忆。 【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材料一:乾隆中(一七六五年),有小说曰《石头记》者忽出于北京,历五六年而盛行,然皆写本,以数十金鬻语言庙市。其本止八十回……——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石头记》即《红楼梦》,它的作者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红楼梦》以何种版本流传民间的。 材料二:看下面三幅图
(2)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

(3)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4)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

(5)《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 任务三:【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 单项选择题 1.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A吴承恩 B施耐庵 C曹雪芹 D罗贯中
2.清代的戏剧创作,受到大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戏剧( )
A服装鲜艳 B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
C演技精湛 D雅俗共赏

3.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其作者是( ) 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曹雪芹 4.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 ) A.窦娥B.孙悟空C.李逵D.林黛玉 5.昆曲成为全国性的剧种是在(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6.以下属于昆曲的经典曲目的是( ) ①《牡丹亭》 ②《西游记》 ③《长生殿》 ④《桃花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荣居“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榜首的是下图所示的文学巨著。以下对此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明代曹雪芹创作的文学巨著B.思想深刻,艺术精湛 C.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8.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9.由朝鲜国家级艺术团——血海歌剧团潜心50载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曾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血海歌剧团之所以选择《红楼梦》创作大型歌舞剧,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 ) A.情节曲折离奇B.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反映了中朝友谊D.是中国最早的小说 10.清朝时期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京剧和( )
A昆曲B越剧 C评剧 D黄梅戏
11.明代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等。清前期昆曲《桃花扇》作者是( )
A汤显祖 B洪昇 C孔尚任 D曹雪芹
12.“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 A.《窦娥冤》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 13.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D.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14.昆曲在明朝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昆曲在曲调演唱上的特点有( ) ①清柔婉转 ②慷慨激昂 ③典雅深奥 ④音转若丝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交融,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京剧产生于(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16.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D中华民国时期
17.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剧种。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汤显祖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剧作家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③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
④后来该剧种逐渐走向世界
A①②③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课后思】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