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下册72-73页,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总结规律和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总结规律,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除法。
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算法的探究和算理的理解。
教学用具:课件 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和倒数的知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趣味数学题,你们有没有兴趣尝试一下?
课件出示趣味题。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趣味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旧知。)
引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探索规律,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快!(课件出示)
同学汇报计算结果:
1、口算下面各题.
(1)20÷5= (2)48÷8 = (3)36÷4=
20×= 48×= 36×=
2、提问:观察几组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小组中小伙伴们说一说,组长将每组想法记录下来。
小组汇报。
师:几组算式有这样的规律,你们发现了吗?
师:谁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自己写算式是学生结论内化的过程。)
师:同学们通过细心观察和思考发现了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这样的规律,真棒!那么在接下来的探究学习中看同学们又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去发现几组算式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为后面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读题,理解题意。
师:今天小明家来了几个客人,妈妈午饭买来了大饼,但却遇到了一个关于分饼的难题,同学们想来帮她解决一下吗?
请同学们先自读例题。(课件出示)
妈妈买来张大饼,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大饼的几分之几?
(师出示涂一半阴影的圆)提问:题目中的张大饼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多少大饼?
师提问:把半张大饼平均分成3份,怎样列式?
师:那把半张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半张饼的几分之几?
师:那每份占整张大饼的几分之几呢?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师:你们认为是吗?
师: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想法。
(设计意图:充分交流想法,为操作探究做好铺垫)
2、借助题卡,自主探究新知
师:下面我们借助题卡,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想法。
师:请同学们先看活动要求:
活动探究:在圆上分一分,并涂色表示出每份占整张饼的几分之几?先独立完成,再组内讨论。
(1)、请你在图上分一分,画一画,涂色表示出结果。
(2)、列式计算: 。
(3)、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解题方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验证出结果了?派个代表说一说你的验证过程。(引导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思考方法。)
学生到黑板前汇报。
师:哪个小组跟他们的计算方法一样,再来给老师讲一讲。
(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思考、画图分析、讨论等活动中,直观地获得问题的答案,为探索计算方法积累活动经历。)
四、总结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分饼,得到了。
师:请观察我们的计算过程,你们发现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师:观察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了吗?
(学生表达,教师板书。)
师:通过分饼,我们得到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同时验证了课开始时的发现。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利用知识自主尝试、交流个性化思考方法的空间,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五、反馈练习
1、小试身手
要求:每个小组1道题,每组小组长到小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讲解。(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2、生活中的数学
师:应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几个问题。
(1)把 米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的长是多少米?
(2)交通警察用平方米的红布做了一块4米长的宣传横幅,这条横幅的宽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究出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把这样的探究精神带到我们每一堂课的学习中,下课。
七、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