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色彩的明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明度知识,理解明度的概念,能够识别基本颜色的明度变化。
2.通过体验,知道提高降低明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利用明度变化进行色彩造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色彩明度的概念,学习表现明度变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色卡、水杯、颜料、图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生回答。
师:请穿和老师一样颜色的衣服的同学上讲台,其他同学观察,他衣服的颜色和老师的完全一样吗?
生观察发言:不一样,有的深有点浅。
师: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这种有深有浅就是指一个颜色的明度。
学习新知
1.明确“明度”定义
思考:什么是色彩的明度呢?
生交流汇报: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浓淡程度。
2.出示不同明度的色卡,生观察、讨论明度的高低。
感知启示
1.师生合作调色
思考:在绘画中怎样改变一个颜色的明度呢?
师出示三杯不同蓝色的水,学生实践:分别加入白色和黑色,观察变化。
师总结:加白色可以提高颜色的明度,加黑色可以降低颜色的明度。
2.还有什么方法能使一种颜色产生明度变化?
在水粉颜料中加水,加的水越多,色彩越淡、明度越高。
四、艺术实践
1.欣赏学生作品,边欣赏边思考自己怎样设计。
2.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通过适度加黑或加白,画一张有明度变化的作品,表现出明度变化的美感。
3.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画面,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以点带面的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课后拓展
拓展:了解生活中明度变化的现象。
出示图片:伞、领带、发卡、裙子……
思考:明度变化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