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题
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2. 能熟练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数学思考
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性的数学活动,发现加减能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并能正确运用.
问题解决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体会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的意义,会把加减混合运算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情感态度
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
重点
有理数的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以加代减的表示方法.
教学
难点
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方法.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
3.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4.化简:+(+3);+(-3);-(+3);-(-3).
5.口算:
(1)2-7; (2)(-2)-7; (3)(-2)-(-7);
(4)2+(-7); (5)(-2)+(-7); (6)7-2;
(7)(-2)+7; (8)2-(-7).
回顾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减法运算法则,为下面的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
一口深3.5米的井,一只青蛙从井底
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7
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
0.42米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
爬了1.25米又下滑了0.2米,第四次
往上爬了0.75米又下滑了0.1米,第
五次往上爬了0.65米.
问题:小青蛙爬出井了吗?
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明确这道题 图2-8-2
中既有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也有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今天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体会学好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让学生尽快参与到教学中来.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先看一个例子:(-8)-(-10)+ (-6)-(+4),这是一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边讨论边总结如下:
(1)上题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计算;
(2)上题通常也可以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为(-8)+(+10)+(-6)+(-4),统一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把加减法统一写成加法的式子,有时也叫做代数和.
(3)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上式可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8+10-6-4.
像这样的式子仍可看作和式,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8加10减6减4”,在这里除第一个数字前面的符号外都可看作运算符号,又可看作性质符号,这样,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又如(-11)-7+(-9)-(-6)=-11-7-9+6,读作“负11,负7,负9,正6的和”,运算上可读作“负11减7减9加6”;16+2+(-4)+6+(-7)=16+2-4+6-7,读作“正16,正2,负4,正6,负7的和”,运算上读作“16加2减4加6减7”.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通过自主获得新知,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教材P39例1)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通过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如何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和式.
【拓展提升】
例2 把6-(-9)+(-15)-(-3)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做好指导,并指出解答问题的易错点和方法.
拓展提升,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达标测评】
1.将下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1)(+16)+(-29)-(-7)-(+11)+(+9);
(2)(-3.1)-(-4.5)+(+4.4)-(+1.3)+(-2.5);
(3)-(+5)+-+;
(4)-(-4.7)-(+0.5)+(+2.4)+(-3.2).
2.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
(1)(-7)-(-10)+(-8)-(+2);
(2)1+--;
(3)-;
(4)+ .
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利用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1.课堂总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
2.布置作业:教材P39练习.
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
【知识网络】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加法、减法运算法则,为下面的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再通过数学趣题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体会学好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②[讲授效果反思]
通过指导学生练习并反复强调,学生探索、交流、总结,最后明白把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这时各数要带着自己的符号,并知道了两种读法.
③[师生互动反思]
从课堂过程和效果分析,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合作,对于问题思考和解答都有独立性,效果较好.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提升操作流程和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