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数学九年级(上)沪科版第22章相似形同步练习(13课时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数学九年级(上)沪科版第22章相似形同步练习(13课时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0 23:13:50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22章 相似形 
22.1 比例线段 
第1课时 相似图形
1.[2019·青浦区一模]下列图形中,一定相似的是(  )
A.两个正方形 B.两个菱形
C.两个直角三角形 D.两个等腰三角形
2.小张用手机拍摄得到图22-1-4①,经放大后得到图22-1-4②,图22-1-4①中的线段AB在图22-1-4②中的对应线段是(  )
图22-1-4
A.FG B.FH
C.EH D.EF
3.图22-1-5是大众汽车的标志示意图,下面的图形中与其相似的是(  )
4.若△ABC与△A1B1C1的相似比为2∶3,△A1B1C1与△A2B2C2的相似比为2∶3,那么△ABC与△A2B2C2的相似比是________.
5.下列图形中一定属于互相放缩关系的是(  )
A.斜边长分别是10和5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B.腰长分别是10和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边长分别是10和5的两个菱形
D.边长分别是10和5的两个正方形
6.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相似的图形,请找出图22-1-6中所有的相似图形.
图22-1-6
7.如图22-1-7,在给出的方格内通过放大或缩小画出已给图形的相似图形.
图22-1-7
参考答案
第22章 相似形
22.1 比例线段
第1课时 相似图形
【分层作业】
1.A 2.D 3.B 4.4∶9 5.D
6.图(a)与图(f)、图(b)与图(d)、图(c)与图(h)、图(e)与图(i)分别是相似图形.
7.图略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2课时 比例线段
1.[2018·闵行区一模]下列各组线段中,成比例线段的是 (  )
A.3 cm,6 cm,8 cm,9 cm
B.3 cm,5 cm,6 cm,9 cm
C.3 cm,6 cm,7 cm,9 cm
D.3 cm,6 cm,9 cm,18 cm
2.[2019·徐汇区一模]某零件长40 cm,若该零件在设计图上的长是2 mm,则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A.1∶2 000 B.1∶200
C.200∶1 D.2 000∶1
3.[2018秋·高州市期末]下列四组线段中,不能成比例的是(  )
A.a=4,b=8,c=5,d=10
B.a=2,b=2,c=,d=5
C.a=1,b=2,c=3,d=4
D.a=1,b=2,c=2,d=4
4.已知线段a=0.3 m,b=60 cm,c=12 dm.
(1)求线段a与线段b的比以及比值;
(2)如果线段a,b,c,d成比例,求线段d的长.
5.[2017秋·芦溪县月考]已知线段a,b,c满足a∶b∶c=3∶2∶6,且a+2b+c=26.
(1)求a,b,c的值;
(2)若线段x是线段a,b的比例中项,求x的值.
6.[2017秋·昭平县期中]如图22-1-9,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FE都是矩形,AB=3,AD=6.5,BF=2.
(1)求下列各组线段的比:,,;
(2)指出AB,BC,CF,CD,EF,BF这六条线段中的成比例线段(写一组即可).
图22-1-9
7.[2017秋·城关区校级期中]已知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且a=1 cm,b= cm,c= cm,求线段d的长.
8.如图22-1-10,已知Rt△ABC中,∠ACB=90°,BC=8 cm,AC=6 cm,CD是斜边AB上的高,求CD∶AB的值.
图22-1-10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比例线段
【分层作业】
1.D 2.B 3.C
4.(1)1∶2,
(2)24 dm
5.(1)a=6,b=4,c=12.
(2)2
6.(1)=,=,=;
(2)=(答案不唯一).
7.2 cm
8.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3课时 比例的性质
1.一个多边形的边长为2,3,4,5,6,另一个和它相似的多边形的最长边为24,则这个多边形的最短边为(  )
A.6 B.8
C.10 D.12
2.[2019·静安区一模]点P把线段AB分割成AP和PB两段,如果AP是PB和AB的比例中项,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B.=
C.= D.=
3.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肚脐以上的高度与肚脐以下的高度符合黄金分割比,则这个人身材好看.一位参加空姐选拔的选手的肚脐以上的高度为65 cm,肚脐以下的高度为95 cm,那么她应穿多高的鞋子才能符合黄金分割比?(精确到1 cm,黄金分割比为,≈2.236)
4.已知=,请说明ab+cd是a2+c2和b2+d2的比例中项.
5.[2018·成都]已知==,且a+b-2c=6,则a的值为________.
6.[2018·宁夏]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
7.一般书本的纸张是从一张全开的原纸多次对开得到的.如图22-1-12所示,矩形ABCD代表一张全开的原纸,矩形ABCD沿EF对开后,再把矩形EFCD沿MN对开,依此类推.若各种开本的矩形都相似,那么等于(  )
图22-1-12
A. B.
C. D.2
8.在研究相似问题时,甲、乙两名同学的观点如下:
甲:将边长为3,4,5的三角形按图22-1-13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的间距为1,则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图22-1-13
乙:将邻边为3和5的矩形按图22-1-14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矩形,它们的对应边的间距为1,则新矩形与原矩形相似.
图22-1-14
对于两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对 B.两人都不对
C.甲对、乙不对 D.甲不对、乙对
参考答案
第3课时 比例的性质
【分层作业】
1.B 2.D
3.约10 cm
4.略
5.12 6.-
7.B 8.C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4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2017·杭州]如图22-1-20,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若BD=2A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22-1-20
2.[2017秋·白银期末]如图22-1-21,直线a,b被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l1,l2,l3所截,AB=3,BC=2,则DE∶DF=(  )
图22-1-21
A.2∶3 B.3∶2
C.2∶5 D.3∶5
3.[2018·沂水县一模]如图22-1-22所示,AB∥EF.若CE=4,CF=3,AE=BC,则BC=________.
图22-1-22
4.[2018·浦东新区一模]如图22-1-23,已知直线l1,l2,l3分别交直线l4于点A,B,C,交直线l5于点D,E,F,且l1∥l2∥l3,AB=4,AC=6,DF=9,则DE=________.
图22-1-23
5.如图22-1-24,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且DE∥BC.
(1)若AD=5,DB=7,EC=12,求AE的长;
(2)若AB=16,AD=4,AE=8,求EC的长.
图22-1-24
6.[2018·梧州]如图22-1-25,AG∶GD=4∶1,BD∶DC=2∶3,则AE∶EC的值是(  )
图22-1-25
A.3∶2 B.4∶3
C.6∶5 D.8∶5
7.如图22-1-26,已知AB∥MN,BC∥NG,求证:=.
图22-1-26
8.如图22-1-27,AD是△ABC的中线,点E在AC边上,BE交AD于点F.某数学兴趣小组在研究这个图形时得到如下结论:
(1)当=时,=;
(2)当=时,=;
(3)当=时,=;
……
猜想:当=时,的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图22-1-27
参考答案
第4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分层作业】
1.B 2.D
3.12 4.6
5.(1)
(2)24
6.D
7.证明略
8.,理由略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
1.如图22-2-6,已知DE∥FG∥HJ∥BC,则图中相似三角形的对数有(  )
A.6对 B.5对
C.4对 D.3对
图22-2-6
2.如图22-2-7,已知△ABC∽△DEF,且∠A=∠D,AB=8,AC=6,DE=2,那么DF=________.
图22-2-7
3.已知△ABC∽△DEF,如果∠A=75°,∠F=25°,则∠C=________,∠D=________.
4.[2019·虹口区一模]如图22-2-8,AB∥CD∥EF,点C,D分别在BE,AF上.如果BC=6,CE=9,AF=10,那么DF的长为________.
图22-2-8
5.如图22-2-9,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若DE∥BC,AD=3,AB=5,求的值.
图22-2-9
6.如图22-2-10,AB∥CD,AD,BC相交于点O,若OA=2,OD=4,AB=3.
(1)求的值;
(2)求CD的长度.
图22-2-10
7.[2018·吉林模拟]如图22-2-11,在?ABCD中,F是AD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BF交DC于点E,则图中相似三角形的对数为(  )
图22-2-11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8.[2017秋·东明县期中]如图22-2-12,已知AB∥CD,OA=2,AD=9,OB=5,DC=12,∠A=58°,求AB,OC的长和∠D的度数.
图22-2-12
9.如图22-2-13,在?ABCD中,点E在CD的延长线上,连接BE交AD于点F.若AB=3,BC=4,DF=1,求DE的长.
图22-2-13
参考答案
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
【分层作业】
1.A
2. 3.25° 75° 4.6 5.
6.(1)
(2)6
7.B
8.OC=,AB=,∠D=58°.
9.1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1.结合图形及所给条件,下图中无相似三角形的是(  )
2.[2018·邯郸一模]如图22-2-17,在△ABC中,∠BCD=∠A,DE∥BC,与△ABC相似的三角形(△ABC自身除外)的个数是(  )
图22-2-17
A.1    B.2
C.3    D.4
3.如图22-2-18,在△ABC中,AE交BC于点D,∠C=∠E,AD∶DE=3∶5,AE=8,BD=4,那么DC的长为(  )
图22-2-18
A. B.
C. D.
4.如图22-2-19,在△ABC中,点D在AB边上,点E在AC边上,且∠BDE+∠C=180°.
求证:△ADE∽△ACB.
图22-2-19
5.[2018·芦溪县模拟]如图22-2-20,已知E是矩形ABCD的CD边上的一点,BF⊥AE于点F,求证:△ABF∽△EAD.
图22-2-20
6.如图22-2-21所示,AD,BE分别是钝角三角形ABC的边BC,AC上的高,求证:=.
图22-2-21
7.如图22-2-22,△PQR是等边三角形,∠APB=120°,求证:△PAQ∽△BPR.
图22-2-22
8.[2017·株洲]如图22-2-23,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斜边EF上,EF与BC交于点G,连接CF.
(1)求证:△DAE≌△DCF;
(2)求证:△ABG∽△CFG.
图22-2-23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分层作业】
1.C 2.B 3.A
4.证明略
5.证明略
6.证明略
7.证明略
8.(1)证明略
(2)证明略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1.[2017秋·衡阳县期末]点P是△ABC边AB上一点(AB>AC),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使△ACP∽△ABC的是(  )
A.∠ACP=∠B B.∠APC=∠ACB
C.= D.=
2.[2019·崇明区一模]如图22-2-28,如果∠BAD=∠CAE,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不能确定△ABC∽△ADE的是(  )
图22-2-28
A.∠B=∠D B.∠C=∠AED
C.= D.=
3.如图22-2-29,AB=3AC,BD=3AE,BD∥A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ABD∽△CAE.
图22-2-29
4.如图22-2-30,D,E分别是△ABC的边AC,AB上的点,AD·AC=AE·AB.
求证:△AED∽△ACB.
图22-2-30
5.[2018·白云区一模]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各有一个角是67°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B.邻边之比为2∶1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C.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D.邻边之比为2∶3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6.如图22-2-31,∠DAB=∠CAE,且AB·AD=AE·AC,请在图中找出与∠ADE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图22-2-31
7.如图22-2-32,在△ABC中,AB=AC=1,BC=,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
(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
(2)试说明△ABC∽△BDC.
图22-2-32
8.在△ABC中,AB=9,AC=12,BC=18,D为AC上一点,DC=AC,在AB上取一点E,得到△ADE.若△ADE与△ABC相似,则DE的长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分层作业】
1.D 2.C
3.证明略
4.证明略
5.B
6.∠C=∠ADE,理由略
7.(1)AD2=AC·CD
(2)证明略
8.6或8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1.[2018秋·昌图县期末]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7.5,9和10.5,△DEF的一边长为5.当△DEF的另外两边长是下列哪一组数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A.4,5 B.5,6
C.6,7 D.7,8
2.[2017·河北]若△ABC的每条边长增加各自的10%得到△A′B′C′,则∠B′的度数与其对应角∠B的度数相比(  )
A.增加了10% B.减少了10%
C.增加了(1+10%) D.没有改变
3.在△ABC和△A1B1C1中,已知AB=6 cm,BC=8 cm,AC=11 cm,A1B1=18 cm,B1C1=24 cm,A1C1=33 cm.求证:△ABC∽△A1B1C1.
4.如图22-2-36,在△ABC中,D,E分别在边AB,AC上,AD=2BD,AE=2CE,=,求证:△ABC∽△ADE.
图22-2-36
5.[2018秋·丹东期末]如图22-2-37,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BC=4BF,那么图中所有与△ADE相似的三角形是(  )
图22-2-37
A.△CDF B.△BEF
C.△BEF,△DCF D.△BEF,△EDF
6.如图22-2-38,四边形ABCD,DCFE,EFGH是三个正方形,求∠1+∠2+∠3的度数.
图22-2-38
参考答案
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分层作业】
1.C 2.D
3.证明略
4.证明略
5.D
6.∠1+∠2+∠3=90°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1.如图22-2-43,已知△ABC与△ADE中,∠C=∠AED=90°,点E在AB边上,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AE的是(  )
图22-2-43
A.= B.∠B=∠D
C.AD∥BC D.∠BAC=∠D
2.[2018·黔东南州二模]如图22-2-44,在矩形ABCD中,AD=3,AB=8,点P是边AB上的一点.若△APD与△BPC相似,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________个.
图22-2-44
3.在Rt△ABC中,∠C=90°,AB=5,BC=4;在Rt△A′B′C′中,∠C′=90°,A′B′=15,B′C′=12.试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4.如图22-2-45,在△ABC中,CD⊥AB于点D,且CD2=BD·AD,∠A,∠B都是锐角.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图22-2-45
5.如图22-2-46,Rt△ABC中,∠C=90°,AB=14,AC=7,D是BC边上一点,BD=8,DE⊥AB,垂足为E,求线段DE的长.
图22-2-46
6.如图22-2-47,CD是Rt△ABC斜边上的高,E为AC的中点,ED的延长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DB·CF=CD·DF.
图22-2-47
参考答案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分层作业】
1.B 2.3
3.相似,证明略
4.证明略
5.DE=4
6.证明略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2017·连云港]如图22-3-5,已知△ABC∽△DEF,AB∶DE=1∶2,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图22-3-5
A.= B.=
C.= D.=
2.[2019·九龙坡区]有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已知其中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为12 cm,面积为18 cm2,而另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为16 cm,则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
A.22 cm2 B.24 cm2
C.30 cm2 D.32 cm2
3.[2018·毕节]如图22-3-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DC上的点,DE∶EC=3∶2,连接AE交BD于点F,则△DEF与△BAF的面积之比为(  )
A.2∶5 B.3∶5
C.9∶25 D.4∶25
图22-3-6
4.一副三角板叠放如图22-3-7,则△AOB与△DO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
图22-3-7
5.[2018·巴中]如图22-3-8,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BD与CE交于点O,连接DE.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图22-3-8
A.1 B.2
C.3 D.4
6.已知△ABC∽△A′B′C′,=,AB边上的中线CD=4 cm,△ABC的周长为20 cm,△A′B′C′的面积是64 cm2.
(1)求A′B′边上的中线C′D′的长;
(2)求△A′B′C′的周长;
(3)求△ABC的面积.
7.如图22-3-9,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AE是∠CAB的角平分线,且交CD于点E,交CB于点F.求证:AF∶AE=BC∶CD.
图22-3-9
参考答案
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层作业】
1.D 2.D 3.C 4.1∶3
5.B
6.(1)8 cm
(2)40 cm
(3)16 cm2
7.证明略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 
第1课时 位似图形
1.下列关于位似图形的表述:
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
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
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2017·绥化]如图22-4-6,△A′B′C′是△ABC以点O为位似中心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若△A′B′C′与△ABC的面积之比是4∶9,则OB′∶OB的值为(  )
A.2∶3 B.3∶2
C.4∶5 D.4∶9
图22-4-6
3.[2018秋·昌图县期末]如图22-4-7,六边形ABCDEF与六边形A′B′C′D′E′F′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OA′∶OA=1∶2,则B′C′∶BC=________.
图22-4-7
4.如图22-4-8,△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相似比是1∶2,若AB=2 cm,则A′B′=________cm,并在图中画出位似中心O.
图22-4-8
5.[2018秋·鄠邑区校级月考]如图22-4-9,在正方形网格中,△ABC和△DEF位似,则关于其位似中心与相似比,叙述正确的是(  )
图22-4-9
A.位似中心是点B,相似比是2∶1
B.位似中心是点D,相似比是2∶1
C.位似中心在点G,H之间,相似比为2∶1
D.位似中心在点G,H之间,相似比为1∶2
6.如图22-4-10,在边长为1个单位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出△A1B1C1和△A2B2C2.
(1)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A1B1C1;
(2)以图中的点O为位似中心,将△A1B1C1作位似变换且放大到原来的两倍,得到△A2B2C2.
图22-4-10
7.如图22-4-11,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均在格点上,以点A为位似中心画四边形A′B′C′D′,使它与四边形ABCD位似,且相似比为2∶1.
图22-4-11
(1)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
(2)填空:△AC′D′是________三角形.
参考答案
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
第1课时 位似图形
【分层作业】
1.A 2.A
3.1∶2 4.4 
5.C
6.(1)图略
(2)图略
7.(1)图略
(2)等腰直角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2课时 阅读与思考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
1.[2018·邵阳]如图22-4-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过点A作AB⊥x轴于点B,将△AOB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缩小为原图形的,得到△COD,则CD的长度是(  )
图22-4-15
A.2 B.1
C.4 D.2
2.[2018·潍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n)是线段AB上的一点,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把△AOB放大到原来的2倍,则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2m,2n)
B.(2m,2n)或(-2m,-2n)
C.
D.或
3.[2017·滨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D的坐标分别为(2,3),(1,0).现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若点D的对应点B在x轴上且OB=2,则点C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4.[2018·百色]如图22-4-16,已知△ABC与△A′B′C′是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若A(-1,0),C,则A′C′=________.
图22-4-16
5.如图22-4-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EFG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点A,B,E在x轴上,若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6,则点C的坐标为(  )
图22-4-17
A.(3,2) B.(3,1)
C.(2,2) D.(4,2)
6.如图22-4-18,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把△OAB放大后得到△OCD,求△OAB与△OCD的相似比.
图22-4-18
7.[2017·凉山]如图22-4-19,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2,1),C(4,5).
(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上方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相似比为2,并求出△A2B2C2的面积.
图22-4-19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阅读与思考 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
【分层作业】
1.A 2.B
3.(4,6)或(-4,-6)
4.
5.A
6.
7.(1)图略
(2)图略,28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2.5 综合与实践 测量与误差 
1.[2018·临沂]如图22-5-5,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BE高1.2 m,测得AB=1.6 m,BC=12.4 m,则建筑物CD的高是(  )
A.9.3 m B.10.5 m
C.12.4 m D.14 m
2.[2017·绵阳]为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小丽同学想到了利用镜子的反射测量旗杆的高度.她拿出随身携带的镜子和卷尺,先将镜子放在脚下的地面上,然后后退,直到她站直身子刚好能从镜子里看到旗杆的顶端E,标记好脚掌中心位置为B.测得脚掌中心位置B到镜面中心C的距离是50 cm,镜面中心C距旗杆底部D的距离为4 m,如图22-5-6所示.已知小丽同学的身高是154 cm,眼睛位置A距小丽头顶的距离是4 cm,则旗杆的高度等于 (  )
A.10 m B.12 m
C.12.4 m D.12.32 m
图22-5-6
3.如图22-5-7,阳光通过窗口AB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 m的亮区DE,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角距离EC为8.7 m,窗口高AB为1.8 m,则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为(  )
图22-5-7
A.4 m B.3.8 m
C.3.6 m D.3.4 m
4.如图22-5-8,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来测量操场旗杆AB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与旗杆的顶点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 m,EF=0.25 m,目测点D到地面的距离DG=1.5 m,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 m,求旗杆的高度.
图22-5-8
5.晚饭后,小聪和小军在社区广场散步,小聪问小军:“你有多高?”小军一时语塞,小聪思考片刻,提议用广场照明灯下的影长来测量小军的身高.于是,两人在灯下沿着直线NQ移动,当小聪正好站在广场的A点(距N点5块地砖长)时,其影长AD恰好为1块地砖长;当小军正好站在B点(距N点9块地砖长)时,其影长BF恰好为2块地砖长.已知广场地面由边长为0.8 m的正方形地砖铺成,小聪的身高AC为1.6 m,如图22-5-9,MN⊥NQ,AC⊥NQ,BE⊥NQ.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出小军的身高(结果精确到0.01 m).
图22-5-9
6.如图22-5-10,小华在晚上由路灯A走向路灯B.当他走到点P时,发现他身后影子的顶部刚好落在路灯A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12 m到达点Q时,发现他身前影子的顶部刚好落在路灯B的底部.已知小华的身高是1.6 m,两个路灯的高度都是9.6 m,且AP=QB.
(1)求两个路灯之间的距离.
(2)当小华走到路灯B的底部时,他在路灯A下的影长是多少?
图22-5-10
参考答案
22.5 综合与实践 测量与误差
【分层作业】
1.B 2.B 3.A
4.11.5 m
5.约1.75 m
6.(1)18 m
(2)3.6 m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