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授课:乐乐老师人教版《数学》 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706010202R8113030101LL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www.moocun.com学习目标1. 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 2. 能利用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 3. 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过程,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探究新知探究 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 有什么特点? 上述过程中,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探究新知探究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
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请你试着折一折,你的猜想仍然成立吗?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探究新知已知:如图,△ABC 中,AB =AC.求证:∠B =∠C.
证明:作底边的中线AD.
∵ AB =AC,
BD =CD,
AD =AD,
∴ △ABD ≌△ACD(SSS).
∴ ∠B =∠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并垂直于底边.探究新知已知:△ABC 中,AB =AC,
ABCD
Rt△ABD ≌Rt△ACD(HL).
∴ AD平分∠BAC,且AD平分边BC.求证:AD平分∠BAC,且AD平分边BC.
AD⊥BC.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并平分底边.探究新知已知:△ABC 中,AB =AC,
ABCD △ABD ≌△ACD (SAS).
∴AD垂直于BC,且AD平分边BC.求证:AD⊥BC,且AD平分边BC.
AD平分∠BAC.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应用新知例1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 AB =AC,BD=BC=AD,
∴ ∠ABC=∠C=∠BDC .
∠A=∠ABD(等边对等角)
设∠A= x,则
∠BDC=∠A+∠ABD=2x .
从而 ∠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解得 x=36°.
所以,在△ABC中,∠A=36°,∠ABC=∠C=72°.应用新知 练习 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知识小结 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三线指: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注意:并不是说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是它的对称轴 .慕联提示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个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
下节课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