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东晋兴亡的史实,讲述南朝的统治,分析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编演历史小话剧、问题探究等过程,学会观察历史地图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学习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知识清单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年, 建立东晋,定都 。
2.政权特点: ,共天下。(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3.兴盛: 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衰落:东晋末年,政权落入 手中。
5.灭亡: 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420——589年,出现 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1) 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 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2)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 时,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① ,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技术;②江南地区 优越;③江南地区的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① ,兴修水利;②犁耕施肥,广种 小麦;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 。
(2)手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商业发展, 繁荣。 (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影响:为中国古代 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二、训练巩固
(一)选择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 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2.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 八王之乱B. 祖狄北伐 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
3.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B. 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 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D. 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4.东汉末年,大批北方民众南迁,他们主要定居在( )
A. 四川地区B. 岭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D. 淮河中下游地区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 )
A. 成都 B. 洛阳 C. 建康 D. 长安
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大量田地被开垦 ②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生产使用粪肥 ④南方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下列有关东晋南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晋偏安江南,都城在建康B. 南朝的第一个政权是“宋”
C. 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D. 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8.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 )
A. 优越的自然条件B. 北方人口的南迁
C. 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D. 经济重心的南移
9.某中学历史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不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A.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国家的统一D. 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10.《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料反映的社会现象可能出现在( )
A. 战国时期 B. 秦朝时期 C. 汉朝时期 D. 东署南朝时期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生产技术较落后,人们没有什么积蓄。
材料二 《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繁荣昌盛,民户越来越多,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能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人口、技术等方面,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三)简答题。
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朝代有哪些?请说一说其中一个朝代的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