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太阳自
西
向
东一
年地轴自
西
向
东一
天昼夜
更替
时间
差异?温故知新学习目标创设情景
确定目标1.会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说出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描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记住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2.读图1.18“地球公转示意”,比较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日太阳照射情况,并记住二分二至日的时间;读图1.19“地球上的五带”说出并记住五带的名称和划分的界线,并结合景观图归纳各带特点;
3.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结合生活体验,分别解释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记住南北极圈的度数,并解释四季的形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3—15的内容,先自主探究下列问题,4分钟后组长组织,小组内交流探究结果。一、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是怎样移动的?(目标1)
二、四季的形成及划分?(目标2)
三、探究昼夜长短(目标3)
1.你所在的区域,夏季白天时间长还是夜晚时间长?冬季呢?
2.赤道上的各个地点,全年昼夜长短如何?
3.不同季节,北半球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各是如何变化?
四、读图,分析太阳光直射、斜射与地面受热面积的关系。
五、指图1.19说出五带的名称、划分界限。分析不同温度带有无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的现象。(目标4)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一、地球公转的定义和特点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约365天)特征:地轴倾斜,且其空间指向保持不变。知识生成探究一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目标1)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BCDABCD开放展示 互动生成ABA/CD(1)太阳直射点最北、最南分别可以到达哪里?太阳直射点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地球运动到ABCD处时,太阳直射点的维度位置。
(2)归纳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特点。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指图说出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日期及四季划分。开放展示 互动生成探究二:四季形成(目标2)四季划分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探究三:昼夜长短(目标3)你所在的区域,夏季白天时间长还是夜晚时间长?冬季呢?想一想:晨昏线昼弧昼 夜 .昼夜 .昼 夜 .1.你会判断A、B、C 三地的昼夜长短吗?夜弧等长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极昼极夜开放展示 互动生成66.5°N纬线叫北极圈,
66.5°S纬线叫南极圈,
2.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观察北半球上昼半球的大小变化? 联系生活 互动生成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有极昼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短,南极圈有极夜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北极圈有极夜昼长夜短,越往南昼越长,南极圈有极昼思考:地面所获得的太阳光热与昼夜长短有联系吗?昼时间越长,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结论:夏季中午在太阳下呆两个小时,冬季中午在太阳下呆两个小时感觉一样吗?想一想:探究四:太阳高度的变化(目标4)开放展示 互动生成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一天当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1.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思考:地面所获得的太阳光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联系吗?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2.太阳高度角度与地面受热面积关系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光照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开放展示 互动生成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昼长夜短最大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最小9月23日前后赤道昼夜等长适中3月21日前后赤道昼夜等长适中以北半球A点为例探究最多适中最少适中3.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有变化吗?开放展示互动生成1)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探究五 五带划分(目标4)
1.在图中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在图中指出五带;开放展示互动生成四季分明终年炎热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气候特征天文特征有极昼极夜__直射现象无__现象有直射直射无__现象有极昼极夜无极昼极夜3.分析五带太阳直射情况,有无极昼极夜现象,以及气候特征。定义:绕太阳的运动季节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年五带划分: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课堂小结2.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昼夜交替
①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地球公转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随堂演练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23.5°S夏至日B4.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S,76°E),途经地球五带中的 个。
A.5个 B.4个 C.3个 D.2个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