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题
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及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数学思考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
问题解决
学会运用观察法、分类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及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
难点
正确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及能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同学们,祝贺你们步入一个新的学习起点,你们会越来越走近数学,感受它的多姿多彩!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会找到许许多多的图形,它们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空间.欣赏下面的图片时,不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你发现它们都是由哪些你熟悉的图形构成的?(教师同时课件展示图片)
图4-1-5
处理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同一建筑物,发现从不同方向看结果不一样.可以适当引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走进小明的简易书房,看一看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
(教师板书课题: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辨认出特征鲜明的几何体,意识到我们所学习的这些几何体大到古代建筑、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认识到几何体的丰富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1.常见的立体图形及其分类
内容:在小明的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出示图片:小明简易书房的一角)
图4-1-6
处理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交流、展示,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并对几何体进行分析、总结.给出答案:常见的几何体有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
内容:(1)引导学生分析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球的特征.
(2)根据几何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注意:在进行分类时要及时给学生强调分类的标准,让学生感受到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一样.
2.棱柱及其特征
内容:自学课本第121页的内容,以六棱柱为例认识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底面,并思考以下问题:
让学生观察自己搜集的生活图片和学习用品,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辨认出特征鲜明的几何体,体会到几何体的特征是我们认识不同几何体、区别不同几何体的金钥匙,意识到我们所学习的这些几何体大到建筑、小到日常生活学习用品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1)棱柱的侧棱、底面、侧面有何特点?
(2)长方体、正方体是棱柱吗?
(3)棱柱怎样分类?
处理方式: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填写下表(教师课件展示表格).
棱柱
面的个数
顶点个数
棱的条数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n棱柱
学生活动:展示表格中的内容.口述自己发现的规律:n棱柱面的个数为n+2,顶点个数为2n,棱的条数为3n.
3.常见几何体的异同
内容:探讨不同几何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出示课件:以棱柱与圆柱、圆柱与圆锥为例)
(1)棱柱与圆柱:
不同点
相同点
棱柱
圆柱
(2)圆柱与圆锥:
不同点
相同点
圆柱
圆锥
处理方式:让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然后进行分析、总结.
4.再认常见几何体
内容:下面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由一些常见几何体组合而成的,你能找出其中常见的几何体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组合几何体的例子吗?
图4-1-7
处理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复杂结合体的构成,并进行补充.
在学生已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几何体初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棱柱这种常见的几何体进行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与交流,在交流中发现棱柱面的个数、顶点个数、棱的条数之间的规律.
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柱体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区别.更进一步巩固所学,突破本节的重点、难点.同时使学生形成对几何体的较为系统及理性的认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本环节进一步使学生从较为复杂的组合体中找出常见的几何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形其实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下列物体的形状类似于球的是( )
A.茶杯 B.羽毛球
C.乒乓球 D.白炽灯泡
变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物体有:(1)易拉罐;(2)饮水机;(3)金字塔;(4)自来水管;(5)八角亭;(6)西红柿;(7)小喇叭;(8)气球;(9)课本;(10)泥瓦匠用的吊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和什么几何体类似吗?
例2 找出与下列图片相类似的立体图形
(1) (2) (3) (4)
图4-1-8
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几何体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例题的设置进一步让学生能从较为复杂的组合体中找出常见的几何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形其实都是由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多数学生能正确回答出来,少数学生还有待提高,效果较明显.
【拓展提升】
例3 下列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由什么几何体组成的?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何体组成的?举例说明.
(1) (2) (3)
图4-1-9
拓展提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课堂小结:
分类
名称
图形
主要特征
柱体
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两底面互相平行
圆柱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有一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两底面互相平行
椎体
棱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只有一个底面
圆锥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有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
球
只有一个面,并且这个面是曲面
2.作业布置:教材P122练习.
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畅谈自己学习所得的新知识以及新知识点应用方面的一些技巧和个人切身体会;教师予以鼓励,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的好习惯,使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知识网络】
立体图形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通过学生身边的物体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常见的立体图形,同时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②[讲授效果反思]
通过对常见几何体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感受不同几何体的特殊特征,同时将对几何体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更清晰、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
③[师生互动反思]
从课堂过程和效果分析,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合作,对于问题思考和解答都有独立性,效果较好.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