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整式的加减
课题
1.同类项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经历同类项特征的发现过程,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
数学思考
学生通过对单项式特征的观察、分析,体会分类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解决同类项指数的字母取值问题,初步体验方程思想.
问题解决
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情感态度
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
重点
同类项的概念及探究过程.
教学
难点
同类项特征的发现及同类项概念的逆向运用.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1.说说什么叫单项式?什么叫多项式?
2.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若是单项式,说出它的系数和次数;若是多项式,说出它的项和次数.
x,-x+y,x+1,-,x2-1,6πx2y3z,2a2-b2,+1,x3-x2y+xy2-.
复习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1.在讲桌上放一些凌乱的作业本、报纸、书等物品.请一位同学整理.
2.(思考)请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写在一行,并与同伴交流一下分类的理由.(多媒体展示)
5x,5x2y,3x,8,-3x2y,10.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出发,将生活中的分类思想引到数学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起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热情,为下面识别同类项做好铺垫.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1.引导学生发现同类项的特征
(1)组织学生对(思考)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巡视,获取实情并适时进行引导、质疑、解惑.
(2)这些被归为同一类的项有什么相同特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的时候抓住以下几点:
①含有什么字母?
②相同字母的次数是多少?
2.揭示课题,建立同类项概念
(1)提出问题:从刚才的探索可知,3x与5x,-3x2y与5x2y,8与10归为同一类,它们是同类项,你们能说说什么叫做同类项吗?
(2)先分组讨论,再从各组选一名代表全班互相交流.对于讨论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可在引导全班互相交流时再修改纠正,最后把同类项的概念补充完整.
小结: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多媒体展示,展示时“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加下划线)
3.加深概念的认识
根据同类项的意义,回答下列各组中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多媒体展示)
①2x与3y; ②2x2与3x; ③2x2与3x2y;
④ab与-ba; ⑤a3与53; ⑥3与-5.
(1)提出问题:你能总结出同类项的判定条件吗?
(2)先分组讨论,再从各组选一名代表全班互相交流.
归纳:两同两不管.(“两同”指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两不管”指系数与字母顺序不管)(多媒体展示,展示时“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系数与字母顺序不管”加下划线)
学生类比前面分类的经验,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最终能够按照字母及其指数相同正确分类,使同类项的概念引出水到渠成.同时这个问题既渗透了分类思想,也为同类项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交流中训练学生的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多媒体展示)
(1)3x-1+5y-1-2x-6y;
(2)3x2y-xy2+5x2y-4x2y.
例2 当k取何值时,3x2y与7xky是同类项?(多媒体展示)
通过例题的交流,让学生从观察和探究中发现规律,教师加以引导与启发,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让学生归纳与总结同类项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数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拓展提升】
例3 已知x3m-1y3与-x5y2n+1是同类项,求5m+3n的值.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自主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确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适时点拨、提示,指导学生进行解答.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达标测评】
1.指出下列各题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①0.2x2y与0.2xy2; ②4abc与4ac;
③mn与-mn; ④-x2y与yx2;
⑤-125与12; ⑥3xyz与-3xyz.
2.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5y+6x+1-x-3y-5;
(2)3x2y+2xy-6-3xy+4yx2+2;
(3)-3a2b+5+5a2b-πa2b-b.
3.(1)当k取何值时,-2a2kb3与a4b3是同类项?
(2)若3x2my3与-x2y3n是同类项,则2m+n=________.
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通过设置达标测评,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1.课堂总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
2.布置作业:教材P102练习.
指导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好习惯,加强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网络】
同类项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本教学设计以同类项的概念为主线,充分为学生提供教学活动的机会,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②[讲授效果反思]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讨论和交流,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③[师生互动反思]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我既注重安排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又及时而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这一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