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1.点和线
课题
1.点和线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并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数学思考
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事实,积累数学活动知识经验.
问题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比较、联想、猜想等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的数学化.
教学重点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我们在小学里已经初步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定义吗?生活中能不能找到代表这三种图形的事物呢?
学生回忆并回答,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迁移或类比方法.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同学们看过吗?在这部电视剧中给你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谁?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学生看视频)
图4-5-7
通过刚才的视频短片,我们感受到了金箍棒的神奇.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在没有发生变化时,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图形的近似形象?当金箍棒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时,又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图形的近似形象?当金箍棒向两个方向无线延长时,又能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图形的近似形象?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也能给我们以这样的近似形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点和线.
利用《西游记》中的精彩视频以及生活中熟知的情境图片给学生形成了线段、射线、直线的近似形象,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图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1.知识情景
(1)如果你站在一座足够高的楼上,望着楼底下的某一个人或建筑物,那么你将能见到什么?大家都学习过地理,也都曾见过地图册,那么当你看到北京的时候,你能看到什么?
(2)如果你把一条两头都打结的绳子拉直了,你将能发现什么?
2.知识释疑
(1)从知识情景中,我们将能知道,那时,你能看到的将是一个点,而这个点就表示着这个人或这个城市的位置.
概括:点通常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
点 图形:A·表示:点A(A点)
(2)作为线段,只以一种形象的角度来说明,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定义.
线段 图形:
图4-5-8
表示: 线段AB 线段d
利用线段的形象,我们可以顺利引出射线与直线:
概括: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
射线 图形:
图4-5-9
表示: 射线AB 射线d
直线 图形:
图4-5-10
表示: 直线AB 直线d
3.知识综合
对于线段、射线、直线,应该进行综合比较:
线段
射线
直线
图形
表示
线段AB
射线AB
直线AB
端点个数
2个
1个
0个
能否延伸
不能
向一方无限延伸
向两方无限延伸
能否度量
能
不能
不能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共同探索,加深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的理解,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规范性表示方法.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4.知识拓展
(1)线段基本事实:
从图4-5-11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从A地到B地,走直路的路程是最短的,即在这些把A,B连结起来的线中,线段AB是最短的.
图4-5-11
概括: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直线基本事实:
我们要把一根木棍钉紧,只用一个钉子行吗?
由生活经验,我们都知道一个是不够的,但如果我们再多钉一个,那么这根木棍就可以钉紧了.
概括: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将数学回归生活,利用生活经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这一直线的基本事实,并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经验.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多媒体展示)
例1 如图4-5-12,已知平面上三点A,B,C.
(1)画线段AB; (2)画直线BC; (3)画射线CA;
(4)如何由线段AB得到射线AB和直线AB呢?
(5)直线AB和直线BC有几个公共点?
图4-5-12
引导学生通过读题,回想前面所学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说一说怎样画线段、射线、直线,然后在草稿纸上画出图形,并试着完整地写出答题过程.
【拓展提升】
例2 指出图4-5-13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并把线段表示出来.
图4-5-13
例3 往返于山亭、滕州两地的客车,中途必须停靠凤仪门、桑村、东沙河三个站点(如图4-5-14),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
图4-5-14
(1)需要制定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2)需要设计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例4 如图4-5-15,A,B是公路l两旁的两个村庄,若两村要在公路上合修一个汽车站P,使它到A,B两村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上标注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图4-5-15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确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适时点拨、提示能否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达标测评】
第一关:愉快跨越
1.下列各图中的直线表示正确的是( )
图4-5-16
2.同一平面内有四点,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则直线条数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延长射线OA B.作直线AB的延长线
C.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 D.画直线AB=3 cm
第二关:勇攀高峰
4.如图,共有三条线段,如果在BC上再增加点D和点E,连结AD和AE,则线段的条数就会增加______条.
图4-5-17
第三关:拓展延伸
5.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图4-5-18
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1.课堂总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
2.布置作业:教材P141练习.
指导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好习惯,加强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网络】
点和线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在新课的引入上打破以往单纯的复习旧知和惯例,而以学生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故事片段引入,赋予一定的数学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思维状态,并有所感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呈现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②[讲授效果反思]
借用图钉、硬纸条代替钉子和木条模拟在墙上固定木条的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渗透了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在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思考,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③[师生互动反思]
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和交流,并能够运用知识解答问题,应增加其兴趣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