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课件-第6节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人教版 (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课件-第6节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人教版 (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7-11 12: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前言内 容一、呼吸道传染病概述
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
--麻疹
--风疹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三、小常识:六步洗手法
呼吸道传染病概述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法定:40种,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
分类: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从人体的鼻、咽、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甲类:鼠疫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麻疹、肺炭疽、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其他:水痘等
流行病学特点病原体: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传染源:
传染病病人
隐性感染者或健康带毒(菌)者
禽(动物)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
接触传播,日常生活用品(餐具、玩具、床、被子等)被污染后,手-鼻-口传播。
好发季节:秋、冬、春季。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婴幼儿、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
学生
老人 好发季节:秋、冬、春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几乎都有发热
发疹:
麻疹、风疹、水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
.呼吸道症状: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鼠疫、肺结核、百日咳、白喉
.其他:消瘦、腮腺肿大等
主要临床特点防控要点隔离治疗病人
观察密切接触者
保护易感人群
环境清洁与消毒
健康教育
疫苗接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1 肺结核流行病学
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
传染源:痰涂片或培养阳性患者
其中涂阳患者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如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成员、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集体生活和工作的人群。生活贫困、居住条件差、营养不良人群结核病高发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疲倦、乏力、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发热
盗汗
局部症状
咳嗽、咳痰
咯血
胸痛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定期检查,预防性服药
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 结核病治疗原则用药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增加营养:进食富含动物蛋白的鸡、鱼、肉、蛋、奶、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2 麻疹流行病学
病原体:麻疹病毒
传染源:麻疹病人。出疹前后5天传染性较强。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及成年人。
潜伏期:6-21天。
流行概况:冬春季高发。
多发于学校等集体机构。临床表现前驱期:出疹前3-5天。发热、结膜炎、口腔粘膜斑(KopLik斑)。
出疹期:发热后2-3天后,自头面部向躯干出现皮疹(淡红色斑丘疹),最后达手足心,布及全身。
恢复期:出疹3-5天后,烧退,症状减轻,皮疹消退,留褐色色素斑,1~2周消失、留有碎屑样脱皮。口腔粘膜斑(KopLik斑) 防控措施病例管理:病例在家或住院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密切接触者管理: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观察至与病人末次接触后21天
应急接种
消毒及处置:
病人的用具、衣物等在室外阳光下暴晒30分钟以上
室内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20ml/m3)
通风消毒: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
暴发疫情,减少集体活动3 风疹流行病学
病原体:风疹病毒
传染源:病人,出疹前后五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儿童和青少年
潜伏期:14-21天。
流行概况:冬春季高发。多发于学校等集体机构。 临床表现 防控措施病例管理:病例在家或住院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密切接触者管理: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观察至与病人末次接触后21天
消毒及处置:
病人的用具、衣物等在室外阳光下暴晒30分钟以上
室内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20ml/m3)
通风消毒: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
暴发疫情,减少集体活动4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
病原体:流感病毒
传染源:流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一般为1-2天
流行概况:冬春季高发,学校和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事件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乏力、全身酸痛。
与一般感冒区别:一般感冒无全身症状;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防控措施通风消毒: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
空气消毒: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20ml/m3),密闭作用60min以上后通风换气
疫苗接种:建议在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
勤洗手、增强营养、增加体育锻炼5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
病原体:腮腺炎病毒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儿童与青少年
潜伏期:8-30天
流行概况:冬春季高发,学校和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事件临床表现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大嘴巴。防控措施病例管理:病例在家或住院隔离,病人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或发病后10天
密切接触者管理:观察至与病人末次接触后21天
消毒及处置:
室内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20ml/m3)
通风消毒: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
暴发疫情,减少集体活动6 水痘流行病学
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痂皮干燥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与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儿童与青少年
潜伏期:10-24天
流行概况:冬春季高发,学校和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事件临床表现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疹。 防控措施病例管理:病例在家或住院隔离,病人隔离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痂皮干燥后
密切接触者管理:观察至与病人末次接触后21天
消毒及处置:
室内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20ml/m3)
通风消毒: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
暴发疫情,减少集体活动洗手六步法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1.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2.讲究公共卫生,避免传染他人。
3.注意运动和营养,增强免疫力。
4.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5.流感流行季节前要接种疫苗。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