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气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空气是一种气体,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
2、让学生知道空气具有流动性,它是占据一定空间的。
3、培养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借助生活中的物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识到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知道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三、教学难点:能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借助生活中的物质来观察空气,知道空气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是占据一定空间的,并能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室、幻灯片课件、气球多只、打气筒一个、水、水槽一个、塑料袋一个、干海绵一块、空瓶子一个、塑料瓶二个、小刀一把、橡皮绳一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学生回答:喜欢)
我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请大家来猜一下。谜语是这样的:受人吹捧就自大, 没人吹捧就疲塌。外表看来圆又壮,遇到打击就爆炸。(打一生活玩具)谜底是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谜底是气球。
(二)、教学内容
1、大家都玩过气球吧(出示气球的图片)我想请同学们告诉我,你们是怎样玩的?
(学生回答:用嘴吹气球、把气球用线扎紧拿在手上玩等)
2、实验1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玩气球,我还想问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要让气球变大,有哪些方法?学生举手回答。(用嘴吹、用气筒打。)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请学生上台表演。(上台表演)
教师提问:刚才有两个同学上台给大家表演了吹气球,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气球变大了,那么它的里面是什么呢?换句话说,是什么东西让气球变大的呢?
学生齐答:空气。
3、空气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那么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我们生活中的周围存在有空气呢?请学生思考回答。(用塑料袋使它鼓起来、用嘴吹气等)
教师小结:为了证明你们的正确与否,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实验2。
4、实验2
(1)、观察被系紧的后的塑料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作答,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塑料袋鼓起来了,说明塑料袋里面有空气。
思考:打开塑料袋,看一看,闻一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
教师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先在一个水槽里装一些水,然后把一块干海绵放入水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作答,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海棉放入水中后,水面上有气泡浮出,说明海绵里面也有空气。
5、通过上面的实验,有些同学们可能会问:“既然生活中到处都有空气,那么空瓶子里面有没有空气呢?”该怎样去证明呢?
小实验:和前面的实验一样,先在水槽里面装满一些水,将一个空瓶子放入水中,让部分水进入瓶中,结果是怎样呢?
(学生认真观察后,请学生作答。)
教师小结:空瓶子放入水中后,水面上有气泡冒出,因为水进入瓶子,会把瓶中原来的空气挤出来,就冒泡了。这个实验说明空瓶子里也是有空气的。
多次实验证明: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它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的存在,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6、实验3 (学生自我实验,实验后回答问题)
老师分别将两只气球放入两个不同大小的塑料瓶中,把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然后请两个同学(一男一女)分别向两个塑料瓶中吹气球。
(1)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作答)
(男生吹的一个气球不能吹大,女生吹的一个气球能吹大。)
(2)男生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吹不起来气球,而女生轻轻松松地就能吹起来气球?是不是因为大、小瓶子的问题,还是因为男、女生力气大小的问题呢?
(学生回答,大胆猜想。)
教师小结:原来其中一个瓶子被老师偷偷地划掉了一个口子。
(3)出现两个不同的结果,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作答,教师总结。)
教师小结:男生的气球吹不大,因为气球受到瓶内空气的挤压,这说明空气在瓶中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男生气球大起来了,因为瓶内的空气跑掉了,这说明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4)这个实验说明空气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具有流动性。
7、练一练:请同学完成长江作业本第33页中的第1题。
(出示幻灯片,学生分组讨论作答,教师核对正确答案)
8、通过上面三个实验,我想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空气的相关知识,那么空气有什么性质呢?
(温馨提示:从它的颜色、气味、流动性、透明度、状态等方面作答。)
学生回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有流动性,透明的、气体。
教师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具有流动性。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是要占据一定空间的。
9、气球是很好玩的,大家都非常喜欢,但是大家在玩气球的时候,应不应该注意卫生呢?
学生回答:应该注意。
温馨提醒:一只气球只能一个人吹,不要交换吹,以免不卫生。
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1、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
2、空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占据空间的。
3、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4、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空气的性质,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具有流动性。空气在生活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是要占据一定空间的。
2、在本节课的开头,我通过一个“猜谜语”游戏,来导入本节课的课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入了本节课的课题,突出了本节课所讲的中心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意识。
3、本节课存在两个问题的不足。一个不足是在进行“打开塑料袋,看一看,闻一闻”的实验中,这个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空气的颜色和气味,以及是否透明?而我拿的是一个红色方便袋,这样会让学生理解为方便袋里空气是红色。无法证明其颜色和透明性。另一个不足是我在让学生上黑板做题的过程中,在批改时,我的板书写的乱七八糟,导致不美观,让人看了之后很不舒服,这是一个较大的不足。我应该让学生口述答案,然后通过出示幻灯片核对正确答案。
4、由于学校条件的有限,我没有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实验,而是让部分学生和我一起做实验,这也是学生在课堂上举手不积极,讨论问题不积极的重要原因。因此,有些学生无法在近距离观察到实验现象。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应该认真思考的地方,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做,效果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