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7《沉浮的秘密》 鄂教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7《沉浮的秘密》 鄂教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1 17: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沉浮的秘密
课 型
探究课
课 时
1课时
单 位
教 者

年 级
四年级(下册)
教 学
目 标
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能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具学具
苹果、石头、铁钉、气球、乒乓球、黄瓜、蜡头;四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瓶、沙子、锯末;橡皮泥;天平等。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激发兴趣

二、
探究沉浮
深化认知
三、
总结延伸


出示课件:这是什么?(潜水艇)
问:潜水艇有什么特点?观看潜水艇的视频。
提问:是否所有的物体都像潜水艇那样因为重量的原因而沉浮呢?
揭示主题。
观察实验
⑴推测这些材料(苹果、石头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⑵提问:你认为物体的沉浮跟什么有关?
⑶反问:重的物体就沉,轻的物体就浮,是这样吗?
演示实验
大小不同的木块、玻璃片,放到水中,沉浮情况怎样?
提问:这和我们的猜想的结论一样吗?为什么?
3,变量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组织学生实验①:大小相同的塑料瓶,分别装有沙子、水、锯末,放到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大小:沙子=水=锯末
重量:沙子>水>锯末
沉浮: 沉 中 浮
组织学生实验②:重量相同的水和橡皮泥,放到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大小:橡皮泥1<水<橡皮泥2
重量:橡皮泥1=水=橡皮泥2
沉浮: 沉 中 浮
1,总结
通过实验,你认为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延伸
研讨:怎样让水中马铃薯浮起来?
1,学生观察,判断,分析。
2,总结:潜水艇沉浮跟自身重量有关:自身重就沉,自身轻就浮。
1,推测、记录
2,推测沉浮:大小、重量等
3,学生思考并回答
判断并说出沉浮
学生思考并说出原因
设计实验设想
分组实验①,观察记录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沙子——沉
水 ——中间
锯末——浮
8,分组实验②,观察记录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橡皮泥1——沉
水 ——中间
橡皮泥2——浮
总结汇报影响沉浮的因素:
同材料物体跟自身重量有关;
不同材料物体:大小一定,重的沉,轻的浮;重量一定,体积大浮,体积小浮。
课后研究,:让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的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易引起学生思考。

通过学生的讲述,让学生全面感知,不仅锻炼能力,也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交流,使学生充分认识沉浮及影响因素,提高科学探索能力。
通过实验,引
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激起其探究的欲望
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并实验,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发挥个人才能,加深探究深度。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对本课的认知有充分的认识,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提高探知能力。
以课外延伸形式,让探索过程延长,已保持学生的探索兴趣,使探索更加充分,具体。
板书设计
17.沉浮的秘密
推测:大小 大小:沙子=水=锯末
重量 重量:沙子>水>锯末
面积
沉浮: 沉 中 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