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声》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声》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11 15: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为控制噪声对考生考试的影响,下列措施中与控制噪声无关的是(  )
A.?禁止考场附近的汽车鸣笛
B.?不允许考场旁的建筑工地施工
C.?选择通风条件良好的教室作为考场
D.?播放英语听力时,监考员要避免发出声响
2.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3.在《我是歌手》第五期中,林志炫演唱了《没离开过》,到了副歌部分,林志炫竟然连升八个度,被誉为“高音王子”.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指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B.?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林志炫是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D.?场外的工作人员是通过音色辨别林志炫的声音
4.王老师走进课室说:“小明同学我从较远的教导处就听到你同王伟讲粗话”,王老师是通过小明和王伟发出的声音不同的(  )来判断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5.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不能发出声音 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B.?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 C.?空气加湿器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 D.?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的不同点是(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二、多选题
8.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9.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和光都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C.?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D.?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三、填空题
11.物体都有它固有的频率。现有一音叉,它1min振动振动的次数为24000次,那么它的频率为________?Hz。它的振动频率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因为重敲或轻敲而改变。
12.蝙蝠能够发出人耳听不到的?________,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声纳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13.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__;若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________?m远的地方.(声速为340m/s,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1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5.老虎的叫声与画眉鸟的叫声是不同的。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________较大;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________大。
四、解答题
16.如图所示是“狼外婆”和小白兔的对话,你认为小白兔是怎样分辨出不是自己外婆的?
五、实验探究题
17.如图,甲是探究声现象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泡沫塑料球被发声音叉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什么?________?
(2)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
(3)加大敲音叉的力度,根据发生的现象,你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4)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18.在学习声现象的相关知识时,有同学提出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是不是有关呢?小华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右边是一个去掉底的玻璃瓶,它的底部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后用橡皮筋扎牢.左边为一只点燃的蜡烛.
(1)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2)利用________法,在假定拍塑料薄膜的力量相同的情况下(多次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通过改变小孔距烛焰的________.完成表中的内容.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________
做法
拍塑料膜
________
现象
烛焰摆动
________
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六、综合题
19.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________,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_______(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______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从实验现象结合科学方法的运用,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A
二、多选题
8.【答案】A,C,D
9.【答案】B,C,D
10.【答案】BC
三、填空题
11.【答案】400;不会
12.【答案】超声波
13.【答案】信息;1360
14.【答案】振动;空气;声源
15.【答案】画眉鸟;频率;老虎;振幅
四、解答题
16.【答案】白兔和狼发声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故小白兔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不是自己的外婆。
五、实验探究题
17.【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把振动放大
(3)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4)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18.【答案】(1)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 (2)控制变量;距离;声音具有能量;3cm;轻拍塑料膜和重拍塑料膜;烛焰摆动幅度不同;声能与响度有关
六、综合题
19.【答案】(1)C (2)减少;不变;变小 (3)还能听到微弱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