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牛郎织女(一)课件(2课时 17+2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0牛郎织女(一)课件(2课时 17+2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5 14:10:17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九课 牛郎织女(一)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一课时作者简介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得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再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字学习bèi上下结构
书写时注意上部的“非”字和下部的“车”字的笔画顺序。晚辈 人才辈出 爹娘
阿爹哥嫂
嫂子牛郎
新郎车辆
一辆车生字学习好歹
歹徒扔球
扔掉习惯
惯性生字学习hǎn罕见
稀罕面纱
面纱生字学习夫妻
娇妻游泳
泳衣结婚
婚礼形近字识字纱 面纱 纱衣沙 沙发 沙子婚 结婚 新婚燕尔昏 黄昏 天昏地暗生字生词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第1-4自然段: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
了亲密关系。
第5-8自然段: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
出家门。
第9-13自然段: 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
为他的妻子。
第14-21自然段: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读课文,回答问题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读课文,回答问题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读课文,回答问题 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读课文,回答问题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课文中有些情节写的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们演一演。
(1)牛郎尝尝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2)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课件22张PPT。第九课 牛郎织女(一)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二课时字词回顾吊儿郎当 人迹罕至 贤妻良母 男婚女嫁 英雄辈出 挨家挨户
为非作歹 娇生惯养 品读课文 尽管爱的路上会有坎坷和崎岖,但是牛郎和织女还是相爱了。他们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呢?品读课文互相欣赏
倾心
爱慕品读课文 勤劳善良和心灵手巧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彼此欣赏让他们走到一起。品读课文 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除了互相欣赏和喜欢,还有一个原因。你们发现了吗?牛郎和织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共同的追求,追求幸福,向往爱情品读课文 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有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们走到一起,最要感谢的是——老牛。品读课文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品读课文 在这个故事里,为什么是老牛做媒呢? 知恩图报;金牛大仙;牛忠厚、任劳任怨;跟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耕地用牛,拉车也用牛。牛的作用太大了。牛对于农民来说,是劳动中的伙伴,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员,选牛那是有特殊意味的。 老牛知恩图报,促成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是他们爱情的促成者。品读课文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天仙配》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不近人情,铁石心肠,残暴专制,蛮不讲理,象征着封建专制制度。品读课文 王母娘娘在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中,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品读课文 为了追求幸福,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牛郎和织女也义无反顾。品读课文叙事结构1.开端和发展可以简单的讲。
2.叙事中的高潮部分一定要讲
精彩,讲详细。
3.伏笔的地方要交代清楚。课文拓展 我国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人民创作了许多生动曲折的民间故事,其中有四篇最具有代表性,最为脍炙人口,被称为四大民间故事。它们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她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将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态一直上溯到《左传》上的一个故事。《左传》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梁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白蛇传》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并以此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1.复述课文。
2.阅读民间故事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