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1 21:0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除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9页例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
3、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乐乐发现自己的书房太旧了,于是买了一张彩纸布置房间,想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多少?(让学生列式,并引出如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学习活动:
活动一: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活动要求]先独立动手操作(折纸或画图),再在组内交流。通过操作和计算,能不能得到结果,你还能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1)学生甲: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个,就是;用算式表示是:÷2= (4÷2)/5=
(2)学生乙: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就是×;用算式表示是:×= = 
(3)学生丙:我发现了计算÷2时,可以用分子4÷2作分子,分母不变;
活动二: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活动要求]先独立动手操作(折纸或画图),再在组内交流。通过操作和计算,能不能得到结果,你还能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甲:4要平均分成3份,不能直接分,我先找出4和3的最小公倍数12,把4分成12份,再把12份平均分成3份,算式可以用÷3表示,4不能够被3整除,这道题我不知道怎样计算;
学生乙:我的分法与前面的同学相同,不同的是:我在计算÷3时,我把 ÷3转化成×来计算,因为,把平均分成3份,就是求的是多少。
教师引导:根据上面的折纸和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分子相除,分母不变。
学生: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也就是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教师引导: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算法适用范围更广,为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当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一种方法才方便,当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简单,并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计算,可普遍使用。
教师板书: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强调除数不能为0)。
巩固与提高:
1、30页:做一做
2、34页第4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家庭作业:34页第3题,预习例二,完成32页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