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中国梦——从屈辱走向复兴
【热点追踪】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中国梦”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本专题是历年全国各地中考的热点专题,几乎每年中考都会涉及这一问题。对于此专题在复习时首先要从大处着眼,从整体上把握主题的线索,构建立体知识结构。同时,从小处入手,做好采“点”分析,详细分析并掌握一些与热点相关的重要知识。
【考点链接】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
【结构梳理】
主线导航
专题详解
一、近代屈辱篇: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列强的侵略与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八国联军(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占领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抗争
(1)虎门销烟(1839年)
1839年,林则徐下令销毁缴获的鸦片。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黄海大战(1894年)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迎战敌舰,被日舰击沉,邓世昌与二百名战士壮烈殉国。
二、百年寻梦篇:近代化的探索
1.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1)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戊戌变法(1898年)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3)辛亥革命(1911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新文化运动(1915年)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2.近代化探索的总结
(1)特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由学习技术向学习制度、思想的转变。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2)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三、复兴圆梦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复兴之路
1. 复兴之路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
(1) 第一件大事: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2) 第二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三大改造,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 第三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事业,开创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复兴之路上,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开辟的新道路
(1)第一次:1927年秋收起义后,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第二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开辟
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复兴之路上,20世纪的中国诞生的三大伟人和三次历史性巨变
(1) 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诞生了三民主义思想。
(2)毛泽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了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诞生了邓小平理论。
【题组训练】
选择题10道
1.“ 赤湾炮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最南端的赤湾东村,当年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曾重修赤湾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曾领兵在伶仃洋上击败英军。”这段名胜景点简介所体现的场景与下列历史事件中有关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
选项
侵华战争名称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
C
甲午中日战争
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
4.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5.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6.右边漫画描述的事件( )
A.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7.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
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表格的①和②空白
处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主要影响
自强求富梦
洋务运动
李鸿章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民主共和梦
①
孙中山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②
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
A.①工业革命 ②严复 B.①辛亥革命 ②陈独秀
C.①五四运动 ②胡适 D.①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梁启超
9.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0.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C.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非选择题2道
11.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前夜的痴人说梦】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须之物,所以加恩体恤……”
【近代百年的艰难寻梦】
材料二:“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偿两百兆始。”
——梁启超
材料三: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中国近代这段多灾多难的历史上,深深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东方古国的梦想渐真】
材料四: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材料五:习近平主席说,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乾隆给英王的信,暴露清朝皇帝的什么心理?后来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自高自大(意思相近也可)。闭关锁国
(2)材料二中的“四千年大梦之唤醒”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马关条约》的签订。
(3)你知道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民主的梦想进行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吗?(写出其中的一个人物和其相关的历史事件)
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康有为或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陈独秀或李大钊。掀起新文化运动(任选一个即可)。
(4)材料四毛主席诗词中“一唱雄鸡天下白”是什么含义?这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其中一点或意思相近也可)
(5)材料五提到的 “正确的道路”是指我们国家正在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建设之路?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怎样的努力?
答案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12.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材料二: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
材料三: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南
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苏俄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经艰难
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材料四:30多年来……使中国迅速成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
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2017年7月《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图2、图3标示的三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三个不平等
条约?这三个条约的陆续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者描述出
沦为的过程)。
(2)材料一中,图4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的抗战)。
(3)材料二中,图5、图6、图7、图8分别对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四个历史事件
在学习的对象方面,具有什么共同点?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或都学习西方)。
(4)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材料四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我国哪一政策?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改革开放
(5)综上所述,你对于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艰难探索,有什么感悟?
救国图强的道路曲折艰辛,要勇于改革,积极学习先进经验,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寻求救国之路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