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平方根 教案 (表格式,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1.1.平方根 教案 (表格式,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2 10:35:08

文档简介


课题
11.1.1 第1课时 平方根
授课人




知识技能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简单的数的平方根.
2.了解平方根的性质.
数学思考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来源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问题解决
能用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
重点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
教学
难点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求解一些问题.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或正方形纸片)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欣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dm?(多媒体出示正方形图片)
(1)学生独立思考,可适当提醒学生,能不能找到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等于25.
(2)也可以用列方程的形式解决问题,归结为求x2=25中的x.
(3)还有没有其他有理数的平方也等于25呢?
  通过熟悉的问题情境,求正方形的边长,这是小学的问题的引申,后面的追问涉及到本节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出本课时知识较为自然.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1】平方根的概念
(多媒体出示)
总结: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常用表示:若x2=a(a>0),则x叫做a的平方根.
【探究2】平方根的性质
问题: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多少?-4有没有平方根?
如:(1)144的平方根是什么?
(2)0的平方根是什么?
(3)的平方根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平方根”的概念,并让学生非常熟练地进行平方和平方根之间的互化,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平方根的概念;以此培养了学生自学、观察、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教材P2例1] 求100的平方根.
变式一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0(2)81;(3)0.01;(4)1.
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进行解题训练,两者的结合,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拓展提升】
例2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求下列各数中的x值
(1)x2=0.25;(2)x2-144=0;(3)4x2=49;(4)25x2-36=0.
分析:(1)∵(±0.5)2=0.25,∴x=±0.5,(2)可以转化为x2=144,(3)可以转化为x2=,(4)可以转化为x2=.然后依照(1)的形式进行计算,在变形的时候可以参照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
图11-1-1
例3 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平方根是±4,求a和b的值.
例4 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高度h(米)与下落时间t(秒)的关系为h=4.9t2.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
使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拓宽、有提升,并能与过去的知识相结合,达到综合应用的目的.
当堂训练:
1.下列各数,哪些有平方根,并说出它的平方根各是什么?
(1)64;(2)0;(3);(4);(5)-16(6).
2.给出下列各数:49,,0,-4,-,-,-,其中有平方根的数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如果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a+1和2a-7,请你求出这个正数.
图11-1-2
4.在户外活动中,刺激度排名榜首的是“蹦极”(如图11-1-2所示).“蹦极”就是跳跃者站在高约4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的跳台上,把一端固定的长长的橡皮条绑牢跳下,跳跃者在空中享受“自由落体”(已知自由下落物体的高度s(米)与下落时间t(秒)的关系为s=4.9t2).如果“蹦极”运动起跳点高度为44.1米,那么跳跃者在空中能享受多少秒钟的“自由落体”?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知识网络】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A.新课导入□ B.□情景导入
要想让学生正确、牢固地树立起平方根的概念,需要由浅入深、不断深化.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思维过程,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讲清概念,加强训练,逐步深化.
②[讲授效果反思]
A.重点□  B.难点□  C.易错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平方根的概念教学和用求平方的运算求平方根,在讲解概念时应注意概念的自然的引导和概念的解释,特别是在x2=a中,x是a的平方根,这一点一定要强调清楚.
③[师生互动反思]
通过师生间频繁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准确表述,并通过练习巩固掌握.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课题
第2课时 算术平方根
授课人




知识技能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3.了解开平方运算.
4.计算器的使用.
数学思考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来源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问题解决
经历算术平方根激起性质的产生过程,能用概念及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
态度
1.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3.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重点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
难点
  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请同学们回答:
1.什么数的平方是49?
2.平方得81的数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3.一对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有什么关系?
4.什么叫平方根?平方根有什么性质?
  复习平方根的概念,为引出算术平方根作准备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活动内容:
问题:13的平方根是多少?
教师在学生思考后可提示:问题实质就是是否存在这样的有理数的平方等于13.
  没有这样的有理数,只好引入新的记号,为引入算术平方根做铺垫.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多媒体出示)
问题1:你能根据132=169说出169的算术平方根是什么吗?记作什么?
若122=144,则144的算术平方根是什么呢?记作什么?
问题2:你能根据x2=7说出7的算术平方根是什么吗?记作什么?在y2=11中,y所表示的数又是什么吗?
总结: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
  学生根据定义和乘方算式能说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体会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初步感知平方运算和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互逆的.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900;(2)1;(3);(4)14(5)29(6)
解:(1)因为302=900,所以900的算术平方根是30,即=30;
因为12=1,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1,即=1;
 (3)因为()2=,所以的算术平方根是,即=;
(4)14的算术平方根是.
(5)29的算术平方根是.
(6)因为10-2=,()2=.所以的算术平方根是.
问题:你们现在会求x2=2,y2=3,w2=5中的x,y,z,w的值了吗?
归纳: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变式一 求下列各式的值:
,,,
变式二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变式三 (-6)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6   B.36   C.±6   D.6
变式四 如果=1.5,那么y的值是(  )
A.2.25 B.22.5 C.2.55 D.25.5
问题1:负数有平方根吗?
引出开平方的概念: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例2 [课本P3例2] 将下列各数开平方:
(1)49  (2)
例3 [课本P4例3]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529;(2)44.81(精确到0.01).
体验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过程,利用平方运算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有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可以开出来,有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能用根号表示,如14的算术平方根是.
旨在检测学生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以便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进程.练习注意了问题的梯度性,由浅入深,一步步加深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以及性质的认识.
让学生知道平方的逆运算是开平方.
例2是由求算术平方根来得到一个数的平方根,是求平方根的另一种方法
例3是了解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拓展提升】
例4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例5 若=2,则(m+2)2=________.
例6 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
例7 若已知+=0,则x-y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
使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拓宽、有提升,并能与过去的知识相结合,达到综合应用的目的.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
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36,,15,0.64,.
2.已知+=0,求yx的算术平方根.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知识网络】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授课流程反思]
新课导入□ B.情景导入□
要想让学生正确、牢固地树立起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需要由浅入深、不断深化.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思维过程,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讲清概念,加强训练,逐步深化.
②[讲授效果反思]
A.重点□  B.难点□  C.易错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教学和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在讲解概念时应注意概念的自然的引导和概念的解释,注意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这里一定要强调清楚.
③[师生互动反思]
通过师生间频繁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准确表述,并通过练习巩固掌握.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