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文化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
A.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 B.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 D.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文化措施。
答案:B
【解析】 A是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B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文化措施,C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经济措施,D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政治措施。
2. 汉武大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国崛起,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他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的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他是接受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 )
A.卫青 B.董仲舒 C.张骞 D.主父偃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汉武帝解决封国问题。
答案:D
【解析】为了削弱王国权力,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权力。
3.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加强思想大一统的措施。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汉武帝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4. 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开通大运河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铸造五铢钱的措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为加强经济上的大一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的经济措施。
5. 右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考查目的:考查推恩令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地图展示西汉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信息,考查同学们的读图识图和从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同学利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下图是《汉代讲学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兵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考查目的:儒家学说的地位。
答案:A
【解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学校中只准讲授儒家的学说。
7.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54年的统治历程。他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最重要的功绩是
A.稳固大一统局面 B.结束割据,实行国家统一
C.创立中央集权 ? ? ? ?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各项措施的作用的理解,最能体现“汉武帝”最重要的功绩的是,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汉朝,所以A选项稳固大一统局面最符合题意。
8. 汉武帝派到地方去监察地方官员,抑制打击地方豪富的官吏是( )
A. 御史大夫 B. 刺史 C. 司隶校尉 D. 太尉
考查目的:考查刺史制度的建立。
答案:B
【解析】汉武帝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特地设置十三个州刺史监察地方官员。故B符合题意。A项负责监察官员,C项负责军事事务,D项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西汉以后多为虚位。
9.西汉初年,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实行( )
A. 焚书坑儒 钳制思想 B.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行推恩令 加强集权 D. 建立太学 教授儒学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答案:B
【解析】A项内容是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C项是汉武帝在政治方面的措施,应排除;D项内容是汉武帝尊崇儒术的表现,应排除。
二、材料题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材料二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状况?该朝代推行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承秦制”具体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二中,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这种局势后来在哪位皇帝在位时得以改变?是通过采取什么措施得以解决的?这一措施是采纳谁的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
(1)秦朝;郡县制。 (2)秦朝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3)汉武帝,推恩令,主父偃。
11.综合探究题
人物
政治措施
经济措施
思想文化措施
秦始皇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A________,
统一文字
汉武帝
B
C
D________,
举办太学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杰出的封建统治者。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而采取的措施。
(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3)请你从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
(1)A焚书坑儒,B推恩令;C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3)①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了中国,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繁重的徭役、赋税,残酷的刑法,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历史的进步。从总的来说,秦始皇有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②汉武帝在位期间,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但是,汉武帝好大喜功,晚年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