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内容,所用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系统地认识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及部分用途,进一步理解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学以致用,通过实验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练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学会有意识地进行对比的实验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二)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本课题强调了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而且能有效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这一中考的重点知识。
作用:本课题是在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之后,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系统复习,利用学生
的分组实验,在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起酸、碱主要化学性质的知识
网络。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深对酸和碱化学性质的认识。
难点: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协作能力,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已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酸、碱的基本性质。只是在借助酸、碱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试剂的选择上还存在迷惘现象。综上分析,安排本节实验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
温故知新。
1.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
3.讨论总结。
第二环节:
导入课题。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
热身时刻。
学生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强调安全第一。
实验室注意“三不”。
学生演示滴管的使用。
学生演示取用块状固体。
第四环节:
赛一赛。
动手实验。
学生实验。
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填写实验报告。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回顾思考,不断提升。
第六环节: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探究,学以致用。
第七环节:
课堂巩固。
练习,回答第一环节的四个小问题。
第八环节:
课后作业。
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验证性实验”及“设计实验”。
(六)实验用品:
仪器:点滴板、试管、试管架、水槽、烧杯、镊子、滴瓶和滴管、试管刷。
药品: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
液、 硫酸铜溶液、锌粒、生锈的铁钉。
其他用品:抹布、干净的纸。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温故知新。
(2分钟)
讲述:列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怎么减轻痛痒?
(2)喜欢吃松花蛋,可松花蛋的涩味怎么除掉?
(3)沾有锈迹的衣服怎么能焕然一新?
(4)胃酸过多,怎么解除痛苦?
提问:你能系统地说出酸、碱还有哪些化学性质?
总结: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利用酸碱的化学性质,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思考并回答:
上面4个例子,分别体现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和用途。
总结并回答:
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由生活中的4个小事例让 学生感悟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以致用才是真本事。
二、
导入课题。
(1分钟)
讲述:这堂实验课,请你亲自动手实验探究,提高操作能力,加深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认识,学以致用。
倾听:
学生明确三个学习目标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
热身时刻。
学生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强调安全第一
(3分钟)
请同学回忆:
(1)在实验室要做到哪“三不”
(2)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3)如何取用块状于试管中?
回答并演示:
一边演示一边简述操作方法,
增强安全意识,树立正确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的理念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赛一赛。
动手实验
(25分钟)
主持:
将学生分两队---阳光队和向阳队,每个队分A组和B组,利用实验台上的用品,完成验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赛一赛,哪个队完成的好。
巡视并指导:
与学生一同完成实验,纠错。
实验
(1) A组完成1、2、3三个实验;
B组完成4、5两个实验。
(2)各组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3)小组内合作,归纳出实验结论。
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对酸碱的化学性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达到系统掌握的目的。比赛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回答。
完善和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提问:
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的原理
回答。
完善和归纳碱的化学性质。
五、
课堂小结
(2分钟)
板书酸、碱的化学性质的网络图
提问:本节课,你的收获?
回答:
和老师一起归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通过总结本堂课的知识,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六、
学以致用。
实验探究。
(5分钟)
提问:
眼前的两瓶无色溶液,一酸一碱,通过学习探究,你能设计几个方案来验证它们。
抢答:
说出方案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学以致用。
七、
课堂巩固
(5分钟)
提问:
谁来解决我们在课前提及的四个小麻烦?
抢答:
说出方法。
巩固酸碱的化学性质。
八、
课后作业
(1分钟)
旺旺仙贝的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现有一袋放置很久的干燥剂,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干燥剂的成分。
检验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身边事物和现象的热情。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