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与观察,分析与讨论的过程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倒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老师和大家相处五年多了,老师不仅仅是你们的老师,其实,老师还希望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老师是大家的朋友,大家是老师的朋友,老师和大家互为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我们数学中也有,我们已经学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举例说明:如因数和倍数)
2、今天,我们接着认识数学王国中有着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数。
(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3、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引导质疑,如:什么是“倒数”?“倒数”的意义?倒数的特点?倒数是一个数吗?倒数的作用?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师:非常好,带着这些疑问,带着这份期待,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请看大屏幕,口算下面各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让学生初步理解“相互依存”关系,为倒数意义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课件出示题目)
× × 5 × × 12
(2)学生独立计算,并观察,讨论有什么发现.
(3)组织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师:请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还能写吗?能写多少个?
(生写,能写无数个)
(4)打开书54页,看书上的数形图,让学生观察每个同样颜色平行四边形中的两个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教师指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5)、理解倒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师: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是什么?为什么?
生:“乘积是1”比较重要。它强调不能是加减法。
生:“两个数”重要。它说明只能是两个,不能三个、四个。
师: “互为”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应该怎样理解“互为倒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集体交流。
生: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可以说第一个是第二个的倒数,也可以说第二个是第一个的倒数,不能说一个数就是倒数。
师:同学们都讨论得很好。那么下面请大家讨论一下:×是不是符合这句话的意义。
生:因为它们的乘积是1,所以和互为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
师:很好,你们还能举例吗?
学生活动:以同桌为单位,举例说明,谁是谁的倒数,谁和谁互为倒数。
师:想一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倒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数据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1)课件出示例2: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6 1 0
(2)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主解决。
(3)组织交流
师: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的倒数是 。
6=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6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板书)
交流得出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自然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也可以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4)讨论:师:在这组数据中,还剩下两个数,1的倒数是多少?0的倒数呢?
1× ? =1 0×?=1
引导得出结论: 1×1=1 所以1的倒数就是1。
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
(5)小结:
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讨论中充分认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得出倒数的意义,并通过学生举例说说,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学生能自主找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分数、整数的倒数的规律,以及一些特殊数的倒数问题。]
四、运用知识,深化认识
1、完成“练一练” 问题:说说你是怎样写的?(反馈与交流)
5、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1)0.8的倒数是( )或( )。
(2)4的倒数是( )。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倒数,懂得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六、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倒数的认识”。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的倒数是
6=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6 的倒数是
求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