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84、8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读特殊折线统计图、用语言描述事物的变化并进行简单预测的过程。
2、能读懂特殊的单式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数据做出预测。
3、体验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直观性和科学性,获得丰富的统计知识和经验,发展统计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有效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预测,认识到许多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难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有效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作出预测。
课前准备:在小黑板上画出我国1990年~2002年部分年份水果产量统计图。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交流我省的水果特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省有哪些水果特产吗?
学生可能说出很多,如:雪花梨、苹果、杏仁、枣……
二、数据分析
1、出示1990年到2002年我国部分年份水果产量统计图,让学生读图。
师:我国是水果之乡,水果产量居世界首位。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
教师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读图。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读图时间。
2、分别提出“这是一幅关于什么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部分年份”就是1990年到2002年中的一部分,以及统计图的特点。
师:这是一幅关于什么的统计图?
生:这是我国1990年~2002年部分年份水果产量统计图,
师:对,谁知道部分年份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从1990年~2002年中选择一部分年份。
●不是每年都进行统计。
……
学生只要将意思说对即可。
师:这幅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1:第一个格表示从0到1500万吨,其它每个格表示1000万吨。
生2:统计的年份间隔不一样,图中竖线间的宽度也不一样。
……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年份间隔不同,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或交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的这些年份,你发现了什么?
生1:年份的间隔不一样。
生2:前面的年份间隔时间长,后面的年份都是间隔一年。
师:虽然有的年份没有统计数据,但统计图也留出了相应的位置。
3、提出兔博士的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再观察这张的统计图,你还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1990年我国的水果产量为1874.4万吨;1995年我国的水果产量为4214.6万吨;1999年我国水果产量为6237.6万吨;2000年我国水果产量为6225.1万吨;2001年我国水果产量为6658.6万吨;2002年我国的水果产量为6952万吨。
●我国水果产量1990年到1999年间增长得很快。
●我国2000年水果产量比1999年水果产量有所减少。
●我国水果产量2000年以后逐年增加。
……
4、提出蓝灵鼠的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做预测。
师:同学们通过读统计图,了解了我国1990年~2002年水果产量的增长情况。请同学们根据表中的数据,用自己的方法试着预测一下“我国2002年以后的水果产量”。
学生预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交流学生预测的方法和结果,重点说明预测的理由。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预测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预测方法:
(1)因为水果产量从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而且2001年比2000年增加400多万吨,2002年比2001年增加近300万吨。照这样,每年按增长300万吨计算,2003年如果产量大约是7200多万吨,2004年大约是7500万吨。
(2)算出2000年~2002年平均每年增长的产量,用增长的产量乘2,再加上2002年的产量。
(3)将统计图的上面增加两行,右边增加两列,根据前面的折线,画出增长趋势,再估测2002年以后的产量。
……
只要学生预测的方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如果第⑶种方法没有出现,教师不予介绍。
三、尝试应用
1、让学生看书读统计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我国水果产量逐年增加这件事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110页,看试一试。读一读小韩村1990年到2003年拥有彩色电视机数量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小韩村1990年才2台彩电,到2003年就有了153台,增加了151台。
●小韩村的彩电逐年增加,2000年增加的最多,是70多台。
……
2、提出制图的要求。让学生先讨论一下应该注意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数据的位置,再动手绘制。
请两三个同学发言即可。
师:很好。下面,我们根据表中的数据制作一个折线统计图。再来看小韩村彩电的增加情况。请看104页的统计图,说一说,要制作统计图,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要先算清这张统计图中,一格表示20台。
●可先在统计图中画出表示拥有电视机的数量的点,然后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每个点的旁边都要写出所表示的数据。
●表示数据的点的位置要画准确。
……
3、交流、展示学生绘制的折线统计图。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生独立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绘制的数据点的位置是否准确。
师:谁愿意把你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绘制的?
学生展示时,让画得好的学生把绘制过程介绍一下,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表示数据的点的位置。
4、提出“试一试”第(1)个问题,让学生充分交流统计数据中的信息。
师:观察统计图,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了解到小韩村每年的彩电数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说:
●小韩村在1990年的时候只有2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
●1994年时有5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
●1998年时有15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
●1999年时有32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
●2000年时有108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
●2001年时有130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
●2002年时有146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
●2003年已经有153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
5、提出“试一试”第(2)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谁能根据从统计图的数据,说一说小韩村彩色电视机的发展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
●小韩村拥有彩色电视机的人家逐年增多。
●1990年~1994年间小韩村拥有彩色电视机的人家数增长较慢。
●1999年到2000年间小韩村拥有彩色电视机的人家数增长最快。
……
师:根据小韩村彩色电视机的发展情况,你对现代农村有什么看法?
学生可能会说:
●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农民越来越富有。
●现代农村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自己盖的小楼里。
●农业生产正在逐步实现机械化。
……
教师也可以介绍我国目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如:我市正在进行城中村改造,位于近郊的村划入市区,一体规划、一体建设。?对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村庄,健全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成为中心村。在农村建设沼气池,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四、课堂练习
1、先读题,了解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
师:农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请同学们看第110页“练一练”,自己读一读题目要求。
学生读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某县农民1995年~2003年每人的年平均收入。
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绘制的是否正确。
2、交流绘制的统计图,互相评价。
师:谁愿意将你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展示给大家?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折线统计图,其他学生评价。重点说一说是怎么做的,怎样定数据点的。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2008年农民每人年平均收入将达到多少元?
●农民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比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增加了多少元?
●2000年~2003年,农民每人年平均收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元?
……
教学随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