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12 14:2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课堂练习题
预习导学
结合预习情况,完成下列表格。
起义领导人
起义时间
起义地点
经过
结果
影响
陈胜、吴广
刘邦
项羽
二、重点释疑:
(一)秦的暴政
1、 沉重: 要将收获物的2/3上缴国家。
2、 繁重
①表现:修建 和阿房宫,征伐南方,修筑 ,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
3、 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种残害肢体的肉刑。
4、 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2、概况:(1)爆发: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在 领导农民起义。
(2)发展:攻占 后,陈胜称王,建立了“ ”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3)结果: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军最终 ,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评价:
(1)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
(2)影响::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没有因此 。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项羽在 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则率军直抵咸阳,公元前 年,秦朝统治者投降, 灭亡。
(三)楚汉之争
1.含义: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 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 ”。
2.发展:项羽虽然势大,却刚恒自用,一味依赖 ;刘邦注重收揽 ,善用人才,力量逐渐变强。
3.结果: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 ,项羽兵败自刎。历时4年,刘邦取胜。
三、随堂训练
(一)选择题。
1.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并试图将他开创的帝业代代相传。但在后人看来,他的统治具有的鲜明特点是 ( )
A.好大喜功、爱民B.勤政爱民、有为
C.短命而亡、开明D.急于求成、暴虐
2.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种现象说明秦朝时 ( )
A.社会治安混乱B.国民素质不高C.人民法治观念淡薄D.刑法严酷
3.“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戈以惩后。”对材料所述事件,统治阶级的主观目的是 ( )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4.“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
A.刘邦、项羽起义B.巨鹿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D.楚汉之争
5.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沉重的徭役和兵役B.严酷的刑罚C.焚书坑儒D.沉重的赋税
6.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讲述的是项羽激励士气消灭秦军主力的故事,它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7.我国象棋两军立营,相持对垒,中隔“楚河汉界”,色分黑红,为“九五”而战。“楚河汉界”和下列哪些人物有关? (
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黄帝、炎帝D.秦始皇
8.楚汉战争中,项羽最后在四面楚歌中拔剑自刎,刘邦最终获胜。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有 ( )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②刘邦势力一直占绝对优势 ③刘邦注重收揽民心④刘邦善用人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陈胜、吴广起义B.秦朝的暴政C.修建阿房宫D.项羽、刘邦起义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秦朝农民每年都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常年在外服役的人有二三百万。那时候,所有壮年男了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粮食。
材料二: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弄法的处置。
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是为了什么?
(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
(三) 简答题
针对秦始皇统一天下,加强统一的举措,有人认为,秦始皇功不可没,是个伟人;针对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建立君主专制的强权统治,以及穷奢极欲、残酷暴虐,有人认为,秦始皇过失巨大,是个暴君。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