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分析,学会掌握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素养目标:
通过图像识读,对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感知、评价、表达,有正确的审美判断,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教学难点:如何用美术语言来赏析一件美术作品及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景
视频导入
纪念革命先烈的方式,如红色歌曲、人物传记、电影纪实等,还可以用美术的方式,通过鉴赏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了解近现代以来的红色记忆,点出课题。
创设情境,导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
新授
【教师引导】
回顾历史,在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各个历史阶段,中国美术都以特有的方式,反映时代的变迁,构筑起时代的“公共记忆”,下面我们通过建国前、建国后、新形式红色美术三个阶段来分析。
学生根据老师引导,观看图片感受“红色公共记忆”
内容总述
(一)建国前美术作品
【出示图片—设问】
这一时期美术作品以什么为主?
【问题导引】
结合当时历史情境,想一下原因?
当时战争频发,边区封锁,美术材料匮乏,木刻以其自身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成为抗战美术的主要艺术形式,也是新兴木刻运动的重要内容。
【图片】
古元、力群等老艺术家们拿起刻刀,自觉参与革命实践斗争,形成了中国红色美术的早期状态。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红色美术的“萌芽时期”
回答:木刻版画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结合历史背景感受建国前期美术作品的主要形式
了解中国红色美术的早期发展状态。
(二)建国后红色美术
【了解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拿起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红色作品,出现了许多反映历史,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
图片展示—早期新年画形式、向“苏联”学习的红色美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画等。
学生欣赏建国后红色美术作品,体味建国前后的变化。
【重点分析】《开国大典》
了解作者:董希文先生为浙江绍兴人,中央美院教师,被毛主席誉为“油画大师”,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组长等。《开国大典》被广大中国人民所熟知,凝聚着一代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画面内容
欣赏画面,说一下画面描绘的内容?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体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历史时刻。
画面构图
毛泽东同志位于什么位置?
构图有两大特点:画面一虚一实、画面右侧去掉一根柱子。
画面色彩
画面以什么颜色为主
红黄蓝相互映衬,既体现了节日气氛,又将中国传统色彩加入画面,体现典型了中国审美情趣。
【小结】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景,《开国大典》气派十足的将泱泱大国的风范表现出来了。
5.视频感受:播放原视频
《开国大典》是艺术与历史的完美结合,是对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时刻的记录,呈现时代之貌,成为时代之公共记忆。
学生观看作品感受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回答:红黄蓝
观看视频,感受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了解画面内容,感受历史
体现出了领导全中国重中之重的位置
通过分析感受作者通过画面传达给观众的画外之音—更好的体现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时刻。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根据手中材料,分小组自主学习
教师补充、总结:我们生长在新社会,要加倍珍惜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生活,努力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爱国主义精神丰满心灵,勤奋学习,完善人格,相信榜样的力量,做一个读社会有用的人。
这一时期用一个词汇来概括:炽热时期
学生自主学习,分小组讨论:
艺术家在那些方面进行独具匠心的创作与探索?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
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根据以上所学分析作品的步骤,按照问题,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及小组合作意识,进一步通过作品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艰辛。
(三)当代新形式下的红色美术
【图片展示】
新形式下的红色美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王敬东《英雄系列》、《军人系列》运用瓷偶质感,将当代流行的卡通方式对英雄人物变形处理,但仍流露着记忆中军人的英雄主义气质。
从《占领总统府》到《军人系列》画面产生哪些变化?
从写实性叙事到变形式符号,虽读不到具体的英雄事迹和情节,但确实一种符号性的语言样式,虽然风格不同,但在强调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未来的关注却是一样的。
学生观看作品,回答:像动画形象
故事性——符号性
比较与之前美术作品的区别
三、
总结拓展
从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会议》上鼓励文艺创作,一批又一批文艺工作者拿起画笔投身到革命中,创作出一幅幅和当时旋律相吻合的优秀文艺作品。如今红色经典依然成为中国所特有的文艺状态,包含了大量的历史记忆,包括了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精神宝藏,便于整个民族去传承发扬。在长时间的激烈民族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国人取得了胜利,也构建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宝藏。
现在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中学生的你们,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当志存高远,当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梦想去努力,去奋斗!
聆听
观看
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感和自身的责任意识
【板书设计】
红色记忆
萌芽——炽热——新形式
内容
构图 意义
色彩
课件23张PPT。红色记忆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赏析 公共记忆一、建国前红色美术力群《春天》古元 《回忆延安》古元作品古元作品新兴木刻运动二、建国后红色美术叶浅予《全国民族大团结》林岚《群英会上的赵桂兰》 詹建俊 《刘胡兰就义》冯法祀《起家》《战地黄花分外香》 吴作人虎门销烟(浮雕)
1953—1958 曾竹韶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浮雕) 1953—1958 刘开渠启航(油画) 2009 何红舟 黄发祥占领总统府(油画) 1977 陈逸飞 魏景山开国大典(油画) 1952 董希文太行铁壁(中国画) 1984 王迎春 杨力舟长征(中国画) 1978 李可染支柱(版画) 1984 张怀江艰苦岁月(雕塑) 1956 潘鹤“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二、建国后红色美术 开国大典(油画) 1952 董希文
董希文 ,浙江绍兴人,著名油画艺术家,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是受毛泽东赞誉的油画大师。 二、建国后红色美术 开国大典(油画) 1952 董希文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二、建国后红色美术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盛大庆典,毛主席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开国大典(油画) 1952 董希文艺术处理大胆在哪里?二、建国后红色美术 构图 开国大典(油画) 1952 董希文实虚 构图画面一虚一实 去掉了一根柱子二、建国后红色美术 开国大典(油画) 1952 董希文“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梁思成 构图 开国大典(油画) 1952 董希文大红碧蓝金黄 色彩二、建国后红色美术 典型的中国审美趣味艺术家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你能体会艺术家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创作与探索?小组
讨论太行铁壁 1984 王迎春 杨力舟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1959 詹建俊二、建国后红色美术群峰壁立如雕塑
气势磅礴斧劈功二、建国后红色美术?四、当代艺术新形势下的红色美术王敬东《军人系列》王敬东《英雄系列》?四、当代艺术新形势下的红色美术写实性叙事变形式符号人民英雄纪念碑启航占领总统府开国大典艰支柱
太行铁壁狼牙山五壮士血衣支柱
支柱
谢谢聆听!评测练习
分析作品《太行铁壁》、《狼牙山五壮士》
1.艺术家在那些方面进行独具匠心的创作与探索?
2.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