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4课时 科学探究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4课时 科学探究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12 16:5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4课时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铜绿的性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固体粉末逐渐减少,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珠铜绿受热发生化学变化铜绿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碱式碳酸铜+盐酸→氯化铜+水+二氧化碳↑现象:1.绿色固体逐渐溶解;
2.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绿色—浓);
3.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气泡)。Cu2(OH)2CO3 HCl CuCl2 H2O CO2→收集证据→解释结论结论: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现象:1.绿色固体消失,变成黑色固体;
2.产生水;
3.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2(OH)2CO3 CuO H2O CO2加热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结论:探究镁条的性质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固体银白色质软易导电镁条逐渐溶解,
产生无色气体通过实验和观察,你对所提出的问题有什么认识?一些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镁粉这一用途与镁的哪种性质有关1.药品的取用 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最少量,即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取用固体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
取用块状固体:一横二放三慢立。⑴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药匙、镊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⑵液体药品的取用不定量液体的取用:
取下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慢慢倾倒 ;盖紧塞子;标签朝外,把瓶子放回原处。一定量液体的取用:
可用量筒量出体积。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液时,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先倾倒液体,接近所需量时,将量筒放平,改用滴管滴加。2.物质的称量 托盘天平只能粗略称量,能称准到0.1克 为防止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应特别注意: A.称量干燥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B.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3.连接仪器装置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一定要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然后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注意顺序!)连接顺序:从左往右,从下往上 5.物质的加热:一般用酒精灯加热 使用时需注意:
(1)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外焰部分,先预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2)给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给固体加热可以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石棉网(4)如果被加热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5)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
(6)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注意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使试管破裂。(7)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注意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倾斜约45°,并不时移动试管。另外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以免液体沸腾喷出伤人。6.洗涤仪器
做实验必须用干净的仪器,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因此一定要认真洗涤玻璃仪器。
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才算干净。
7.过滤(1)过滤是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 (2)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的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②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玻璃棒起引流作用,注意过滤时不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8.蒸发 (1)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2)操作注意点:
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