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12 17:0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
它对地球上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0.03%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O2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a.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 c.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③防治措施②危害a.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①什么是温室效应(1)通常状况下是 色、 气味的气体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1、CO2的物理性质无无整理与归纳 [观察与思考] 在一根细木棍的两端各系上一个大小相同的小纸袋,在木棍的中部找一支点,使两端平衡。取一瓶事先收集好的CO2,迅速倾倒入右边的纸袋中,观察两端的小纸袋是否继续保持平衡。为什么?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1:1)(4)“三态”变化。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没有残留物。人工降雨、人造云雾制冷剂方法一: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汽水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了瓶里压强减小,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思考:CO2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也就是说有没有和水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呢? [提供信息]紫色石蕊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溶液会变为红色。结论:(1)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2)CO2和H2O结合后生成了一种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水→碳酸(H2CO3)。现象: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文字表达式: 水+二氧化碳→碳酸
H2O  CO2 H2CO3 
碳酸 水+二氧化碳
H2CO3  H2O  CO2(1)可以与水反应。加热后有气泡冒出,溶液又变成紫色。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碳酸不稳定,常温下就可以缓慢分解,加热分解速率更快。打开雪碧瓶瓶盖,塞上单孔橡皮塞,把导管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摇动雪碧瓶观察现象。①以上实验有何现象?②证明汽水中冒出的是什么气体?③体现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思考: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Ca(OH)2 CO2 CaCO3 H2O(2)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利用这个反应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向图示的烧杯里倾倒CO2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3)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4)不供给呼吸。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人是否可以安全进入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吗? 注 意 安 全 :灯 火 试 验 ! ! ! 纯碱汽
水尿素人工降雨灭火工业原料制冷剂光合作用CO2的用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特征:“多合一”特征:“一分多”三.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总结: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1:1)
(4)“三态”变化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以与水反应。(2)可以与石灰水反应。
(3)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4)不供给呼吸。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三。两种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请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的角度把下列化学反应分成两组,并说出你的理由。考考你的眼力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干冰气化吸收热量C2.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
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D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蓝
B.二氧化碳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
个容器
C.干冰就是冰
D.空气里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会使人中毒死亡B4.(2010·邵阳中考)如图所示的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D5.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B.氧化钙 + 水 氢氧化钙
C.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D.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C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
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
“罪魁祸首”猜一猜:它是谁?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