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4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4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12 17: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氧气的制取与性质2、 实验室制法三 、氧气的制法氧气实验室制法氧气实验室制法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双氧水制氧气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具有的优点是:2、产物无污染3、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1、操作简单思考:氧气实验室制法氧气实验室制法一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塞紧胶塞
三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四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五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六离:将导管移离出水面
七熄:熄灭酒精灯高锰酸钾(茶庄定点收利息)氧气实验室制法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锥形瓶装入二氧化锰,塞紧双孔胶塞再通过长颈漏斗倒入双氧水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将导管移出水面双氧水氧气实验室制法(1)试管口要放置一团棉花(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试管(3)导管只须露出橡皮塞少许; (4)先均匀加热,再将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5)收集时,应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收集;(7)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后,应把导管先从水中取出再停止加热,防止水倒流使试管骤冷炸裂。(6)铁夹应夹持在试管中上部; 氧气实验室制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收集到的是氧气。验满方法: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瓶口,木条复燃则满了。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水中出现大气泡时,则已满。实验装置组装原则:“先左后右,由下而上”;拆卸与组装相反。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
一 变:改变反应速率
二不变: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作用氧气实验室制法导管水槽水集气瓶3.气体收集方法(1)排水集气法(排水法)(1)排水法一.适用范围不易溶解于水的气体,并且不与水反应二.优点三.缺点收集不如排空气法方便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导管集气瓶玻片(2)向上排空气法(2)向上排空气法一.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二.优点操作较为方便三.缺点1. 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2. 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1.工业上制备大量氧气是采用 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 的性质。蒸发液态空气时, 首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 。此变化属于  。工业上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常把氧气加压到1.5×107 Pa,并贮存在钢瓶中。分离液态空气低氮气液氧物理变化A_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_F_________试 管铁架台酒精灯导 管集气瓶水槽2.仪器名称:气体的
发生装置气体的
收集装置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C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A 6.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
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
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
是 (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