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12 17:3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
一、复习提问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化学反应为什么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反应前后哪些一定不变;哪些可能改变;哪些一定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元素的化合价1.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思考:怎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呢?二、问题探究讨论:


上述化学反应表达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 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以硫在氧气中燃烧为例)1.宏观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硫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3)表示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
2.微观意义:
(1)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粒子数量关系即粒子个数比(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表示反应物硫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二氧化硫分子的粒子个数比为1:1:1
3.质量意义: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12 :16×2 : 12+16×2
12 : 32 : 44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4P + 5O2 2P2O5 点燃①宏观读法: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②微观读法: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③质量读法: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124 160 284化学方程式的涵义4P + 5O2 2P2O5
4×31 5×32 2×142 点燃1、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五氧化二磷。3、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 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4、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 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质量比为 31∶40∶712、表示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1)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
用下反应生成氨气;(2)每3个氢分子和1个氮分子反应生成2个氨分
子;(3)每6份质量的氢气和28份质量的氮气反应
后可生成34份质量的氨气; 2×3 28 17×2 4P + 5O2 2P2O5 4×31 5×32 2×142 点燃1、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
化二磷。3、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2、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
下生成五个氧化二磷分子。1、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表示 ( )
A 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B 氢气跟氧气混合可生成水
C 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
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 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
分子
点燃C三、课堂练习D2、4Al+3O2 = 2Al2O3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 )
A 27:32:102
B 27:16:43
C 4:3:2
D 9:8:17
D3、A+B=C+D,现有8克A与一定量B恰好完
全反应生成14.2克C和3.6克D,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是 克。
4、蜡烛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则蜡烛中
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5、在4X+5Y2=2Z的发应中,Z的
化学式用X、Y表示为 。
9.8碳、氢氧X2Y5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D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1课时)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