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上地理 2.2 众多的人口 课件4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上地理 2.2 众多的人口 课件43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7-12 17:3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看漫画,谈谈自己的认识。  21世纪,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中人口问题是最严峻的问题。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新华网北京2005年1月6日电(记者朱玉)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至此,中国人口已达13亿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4年全国平均每天净增人口为2.08万人,因此,到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达到13亿人。中国人口的数量人口普查
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即在年号末尾为0的年份进行。这是1987年制定的《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这些普查分别于1953、1964、1982、1990、2000年进行,过去国家对普查进行的时间未做明确规定,所以人口普查进行的时间不统一。1987年制定的《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了每10年一次人口普查,在年号末尾为0的年份进行,从此,人口普查就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年号末尾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也是联合国所建议和提倡的,是世界大多数国家进行人口普查所采用的。资料一:资料二:关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对话1.网友:这次(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数字的可信度有多大(概率)?
  孟庆普:感谢这位朋友关心这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公报已经发表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的结果,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漏登率为1.81%,这说明我们的人口普查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国际上一般认为误差率的2%是比较好的,2%——4%是可以接受的,5%以上它的使用就要大打折扣。另外人口普查的结果我们也咨询了我国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一致认为12亿6千5百83万人这个结果也是反映我国实际的。   2.网友:我身边有很多流动人口在人口普查时未被普查,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孟庆普:任何一次人口普查和人口调查都不可能做到100%的准确,在人口普查中我们争取做到一个不重,一个也不漏,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是一个努力的方向,我们这次人口普查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大量的流动人口给人口普查增加了难度,在我们进行的事后质量调查中发现,漏登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流动人口,所以我们的人口普查漏登率达到了1.81%。 (注:孟庆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处处长) 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单位:万人)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标志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一年内出生人数-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我国人口的的快速增长参见下图决定人口的增长快慢因素:我国历年人口数量统计: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我国提出了人口的未来发展目标:到2005年,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3.3亿人以内;到2010年,控制在14亿人以内;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接近16亿人)后缓慢下降。
——《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我国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人口的变化:(200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4000年预测)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图示,说明我国人口众多。数字的含义:世界人口的增长预测:我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这是我国1999年人口统计出的人口结构图示,分别表明我国人口的城乡比、男女性别比和三个年龄段人口数比,你从中能得出什么问题?人多力量大,这是永恒的真理吗?人口与生产:1.从人做为生产者与消费的者角度看:第一阶段:1~22岁,人主要是作为消费者
第二阶段:22~55岁,人主要是作为生产者
第三阶段:55~70岁,人又主要是作为消费者2.从人口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看: 高素质的人口会成为社会重要的劳动力资源,相反,低素质的人口不仅难以成为社会重要的劳动力资源,还会是社会的资源消费者,成为社会的负担,960万:12.9亿3.从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的关系看:1700万:1.5亿 对比俄罗斯,我国众多的人口给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更大。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交通拥挤社会发展慢环境问题多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中国的春运特色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的人口政策:1.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000年12月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系统地提出了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的目标与原则,详细规划了解决人口和发展问题的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行计划生育人口问题研究与政策宣传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的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2.59%下降到1999年的0.88%,全国共少生2 .5亿多人。提高人口素质人才的全面发展关注新生儿健康提高全民素质 看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两张景观图片,能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吗?东部:新村景象西部:草原风光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指向标 研究人口的分布规律,一般要比较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常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来表示,习惯上,称作人口密度。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人/千米2 )计算公式: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人/千米2)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口密度(2000年)1353393011020人口的分布中国的“人口地理界限”: 20世纪30年代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爱辉——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现改为黑河——腾冲线) ,多年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大格局不仅未发生变化,且东多西少分布格局更加显著。“爱辉——腾冲线”即自我国东北的爱辉至西南的腾冲划定的一条虚拟地理分界线,此线以东地狭人多,以西地广人稀,以此形象地描述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本课知识小结众 多 的 人 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我国的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与发展我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我国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计算公式我国人口的分布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