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42页例7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工程问题的特征。
2.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猜想. 尝试. 假设的过程,使复杂的问题明显化或简单化。
教学重点: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工作效率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
口算:1、一条路长1000米,有个工程队10天修完,每天修多少米?
1000÷10=100(米)
2、一条路长1000米,有个工程队每天修100米,多少条修完?
1000÷100=10(天)
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新授
出示主题图
阅读理解: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分析与解答:怎样求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师生讨论交流,得出关系式:这条路的总长度÷(1队每天修的长度+2队每天修的长度)
问:这条路的长度不知道,该怎么办?(假设)
假设成多少千米?(30千米)
这条路的总长度知道后,可以求吗?怎样求?学生自主列式解答。抽学生回答
30÷12==
30÷18==
30÷(+)
=30÷
=(天)
综合算式:30÷(+)=(天)
还可以假设成多少?(36.72)(学生自主计算)
学生回答,师板书。
36÷(+)=(天)
72÷(+)=(天)
引导学生:“总天数和总路长有关系吗?”
“为什么总路长改变,得到的总天数却是不变的?”
学生交流讨论,提出来了,老师引导发现两队每天修的长度占总长度的几分之一是不变的。
多媒体出示:
用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
1÷(+)
=1÷
=(天)
4、回顾与反思
怎样才知道以上的方法是否正确?
×(+)=1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引出假设法。得出把道路长度假设成1,很简便。
巩固提高
做教材第43页“做一做”
做教材第45页第六题。
布置课后作业
做教材第45页第8、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