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是指某地区各种农业部门和生产方式总体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对农业区位进行选择,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使学生知道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进而能够分析各农业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各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程度,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掌握分析农业区位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农业区位因素,世界主要地域类型,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是学习农业的基础,是本节内容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从教材内容看,正文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为题,呈现了各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呈现中例举了大量的实例。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正确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来自山东各地市,在初中学习的区域地理及中国农业的相关知识为本课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学生对农业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孩子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对农业知之甚少。绝大数孩子来自农村,对农业生产活动了解相对较多。但是本节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加之学生对于本节内容中知识的概括和方法的提升,学生对本节的学习热情相当高涨。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需要选择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身边的案例进行分析。在此设计中选择了案例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分析过程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习能力,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教师呈现的案例的分析知道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区位。
2、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随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
4、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五、关于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本节主要是实践在地理案例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听到这声吆喝,老济南人肯定不陌生,那您知道当时换的大米是要换哪的大米吗?好米干饭济南人都爱吃,是一道经典名吃,那您知道,这里的好米讲究用什么样的米吗?坊间有一种说法,说这个米,指的就是咱济南槐荫区吴家堡出产的大米。
您瞧,这就是吴家堡大米,蒸出来以后,粒粒饱满,油亮亮的。吃这个米,别拌菜别泡汤,就空口吃,浓郁的米香,真叫人口齿芬芳,不由得能让人回想起小时候的味道。然而,大米好吃,得来可是相当不易,尤其是这吴家堡大米,它走到今天,历经59年,三次稻改。
为什么吴家堡能够稻改成功?为什么吴家堡大米能够有如此优秀的品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学生展示及问题设置:
(1)稻改讲述:
1957年,吴家堡第一次稻改开始了。当年时任七里铺的老书记李贵仁说:“那时从北园请来了种稻能手叫梁培庆,在吴家堡镇肖屯村的涝洼地率先试种水稻100多亩,你别说,收成还真行。”
1958年,吴家堡大力推广稻改,一改就改了两万亩,可没想到,这一改,改坏事了。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涝碱问题就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灌溉的水源、机械也都没规划好解决好,最终损失特别严重,老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
1964年,吴家堡镇七里铺村作为试点村继续试种水稻,最终取得巨大成功!
分析视角
水稻生长条件:
一、水稻生长温度达30℃左右;
二、单双季稻要求年平均降水量分别在750mm和1500mm以上;
三、抽穗期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有所提高;
四、地形平坦、开阔,灌溉水源充足。
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地水稻生长最为有利。
吴家堡自然地理条件:
吴家堡镇地处沿黄地带。境内地势平坦, 属典型平原。全镇占地面积33 74公顷。 其中耕地面积1800公顷。主要河流有南太平河、小清河、北太平河。 吴家堡土地原来“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种一葫芦收一瓢,离乡背井去逃荒”。
稻改措施:
1、土地盐碱化,用黄河泥沙淤地改良。
2、黄河是地上河,把水引下来灌溉。
问题:
1、概括总结吴家堡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吴家堡水稻主要分布在什么位置?分布形态特征是?为什么?
3、水源对吴家堡水稻的生长作用最大时,季节为?理由?
4、举例说明水源对农业的影响体现在什么方面。
设计意图:从自然要素分析吴家堡稻改的成功,自然要素是相对稳定的。
承转:盐碱地变身“小江南”,吴家堡大米也成了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不过,吴家堡大米并不是从此就一帆风顺了,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欣赏第二组同学的展示。
“产地:吴家堡”的本地大米只有不到10袋,仅占整个店铺内大米的十分之一。
东北大米占领整个市场。
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种植结构改变等。
问题设置:
1、吴家堡大米现状是什么?
2、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济南吴家堡大米产业的现状?
设计意图:从社会经济层面分析吴家堡走向衰落。社会经济要素是容易发生变化的。
承转:为了留住这舌尖上的美食,为了留住济南吴家堡黄河大米这块金字招牌,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努力实现济南吴家堡黄河大米的可持续发展,也让我们尽一份力吧。有请第三组同学的展示:
问题设置:
以吴家堡大米为例,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产品。
2、全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培育优质大米。
3、推进科技培训长效机制,提高米农文化素质。
4、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5、创建网络服务平台,树立品牌意识。
承转:通过对吴家堡大米产业的的学习,说出你对农业及农业区位的理解。
农业: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思考:
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农业类型及条件——区域地理环境分析——农业区位选择
3、总结:
通过吴家堡大米产业的兴衰过程我们学习了农业区位的分析视角,分别是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综合考虑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在某一区域发展某一产业才有可能,立足实践,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功,谢谢。
板书设计:
练习:
一、选择题
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
2、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土壤 C.地形 D.水分
3、同一区域的塑料大棚菜田与大地菜田相比,发生改变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交通 B.市场 C.气候 D.地形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 )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5.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政策
二、综合题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
断下列各农业区位安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种果树,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B.种小麦,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C.养奶牛,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D.养鸡厂,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E.种蔬菜,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②如有不合理的安排,应怎样调整?
课件14张PPT。P
RT
FO
第一节农业区位
—以济南吴家堡黄河大米产业为例02 吴家堡大米不仅粒粒饱满,油亮亮的,而且好吃,但它走到今天,历经59年,三次稻改,得来不易。s030104兴起篇解密进行时:
1、概括总结吴家堡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吴家堡水稻主要分布在什么位置?分布形态特征是?为什么?
3、水源对吴家堡水稻的生长作用最大时,季节为?理由?
4、举例说明水源对农业的影响体现在什么方面。
影响分布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能否进行的决定性因素Ut wisi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水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02030104 盐碱地变身“小江南”,吴家堡大米也成了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不过,吴家堡大米并不是从此就一帆风顺了,怎么回事呢?演变篇
1、吴家堡大米现状是什么?
2、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济南吴家堡大米产业的现状?
市场:类型、规模
交通:腐烂变质、园艺 、乳畜
劳动力:价格等 技术:品质等
政策:干预指导
思考提升:02030104 为了留住这舌尖上的美食,为了留住济南吴家堡黄河大米这块金字招牌,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努力实现济南吴家堡黄河大米的可持续发展,也让我们尽一份力吧。展望篇 总结提升: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产品。
2、全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培育优质大米。
3、推进科技培训长效机制,提高米农文化素质。
4、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5、创建网络服务平台,树立品牌意识。 尊重创造
产业融合
品牌意识02030104思考:
以济南吴家堡大米产业发展为例,说出你对农业及农业区位的理解。概念篇 核心概念农业: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02030104
思考:
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是什么?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思路农业类型及条件区域地理环境分析农业区位选择02030104问题:
以东北五常大米为例,分析其发展的农业区位因素。课后探究PO
RT
FO
谢 谢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
2、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土壤 C.地形 D.水分
3、同一区域的塑料大棚菜田与大地菜田相比,发生改变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交通 B.市场 C.气候 D.地形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 )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5.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政策
二、综合题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
断下列各农业区位安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种果树,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B.种小麦,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C.养奶牛,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D.养鸡厂,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E.种蔬菜,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 。
②如有不合理的安排,应怎样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