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压,蝉,垂,户,扑”五个生字,会写蝉,新,扑,蜘等左右结构的字。
2、用“——越来越——”这个句式说出雷雨前、中、后变化的特点。
3、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重点:感受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一、歌曲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喜欢对口令吧?我们一起打节拍对口令吧!
一起学学动物的叫声 ,(师)“小猫小猫怎么叫?”(生)“小猫小猫喵喵叫”
(师)大自然里还有许多奇特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学学,“大风大风怎么刮?” (生)大风大风呼呼刮”(师)“大雨大雨怎么下?”(生)“大雨大雨哗哗下”
……
师:今天这堂课咱们就是要带着这样欢乐的气氛一起来走进课堂,咱们一起来学习——《雷雨》。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自学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要漏字不要填字。
(2)同桌之间互相抽一抽,教一教生字卡片。
2、检查生字、词
(1)给拼音宝宝找朋友检查生字
读准生字音:(多方式读字词)齐读、、个别读。
(2)小老师带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垂下来”“压下来”的读音。
3、把词语放进句子里,结合句子理解词意,抓住 “垂下来”,“压下来”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师问:我发现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情不自禁地都在重读这个字“压”,“谁能做个压的动作,”是啊,用手从上往下用力就是压。现在有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向你压下来,乌云越来越怎么样?(黑、密、下来、接近地面)这时候你有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了?
抓住“垂下来”这一词语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垂下来”和“落下来”有什么不同?联系生活实际。)
三、理解课文
(一)整体感知
同学们,认识了字,理解了词,读通了句子,让我们再次走进《雷雨》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变化。
师:板书(前、中、后)
谁能按照课文的顺序把这三幅图重新的摆一摆?
(师)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雷雨前有怎样的景象变化呢?课文中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请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的1~3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自由读一读1到3节。
(二)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说来说一说雷雨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读了这句话,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很可怕,感觉很闷,很恐怖,很黑……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该怎样读?
(抓住一个“逃”字。)
通过呈现画面,语言描述来引导学生读准词语,读出感受。
你能用“——越来越——”这个句式把雷雨前景象的变化说一说吗?
学生抓住“乌云”“ 闪电”“雷声”“ 树枝”等进行说话训练。
是啊,风太大了,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你还从哪句中感受到雷雨来临前的可怕呢?
(5)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出示句子比较:闪电亮了,雷声响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读一读前一句。可是现在呢?雷公公没有声音,你能不能用“轰隆隆”来配音?像这样一次比一次响,我们可以说“越来越响”,一次比一次急,一次比一次快,一次比一次亮,那你现在能够听着雷声把这两句读好吗?是啊,看来电闪雷鸣,要下雨了。(板书:闪电、雷声)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是啊,要下雨了
(三)感受4-6雷雨中的情景。
1.雷雨终于来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1)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雷雨中的情境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雨中景象的呢?谁来读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雨中的情景:开始雨下得特别急,特别大,后来雨越下越大,窗外的一切都看不清了,最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
师:你说的真好!你看会听,会记,你越说越丰富了呢!还有哪些变化呢?
(四)感受雨后美景
六月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哗,可这会儿呢?雨很快就停了
请同学们自由读雷雨后的部分,并和你的同伴互相说一说,也用上“_____越来越______”这个句式。
生自由读,交流讨论,个别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课文就是围绕着雷雨前中后的变化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聆听这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吧!
(配乐,学生自由跟读)
四、写字指导
师:同学们,认识了字,理解了词,读懂了句子,感受到了雷雨的变化,我们还要争取把字写好,今天我们重点挑战左右结构的字,出示——蜘 新 扑 蝉
要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得注意什么?
师总结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笔画有无穿插。
生写字,反馈,师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