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9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词语。
2.朗读课文,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图、课”等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明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要做到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你最喜欢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它?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提出读文要求,整体感知。
2.检查字词的认知
(1)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
(3)男生女生赛读
3.识字游戏,摘杨桃。
(三)指导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说结构,组词。
2.书写“摆”的时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地方。
3.指名学生发表意见。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写,练习笔顺。
5.学生描红、书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6.同桌互评
(四)课文学习
1.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
2.指名学生填一填,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 2 )学生回答。出示不同角度看杨桃,杨桃的图片。
( 3 )思考:我是怎么画杨桃的?引导学生说出我画杨桃时的态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看到什么就画出什么,实事求是的态度。
4.同学们看了我的画之后的态度,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哈哈大笑”,引导孩子读出对话中嘲笑的语气。
5.对比同学和老师对于这幅画不同的态度,通过找描写老师动作的词语,理解老师认真的态度。
6.指导朗读文中两次师生对话,第一次学生的回答读出肯定的语气,第二次学生的回答读出吞吞吐吐、难为情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体会学生们情感的变化。
7.通过思考从哪个词语看出老师的神情由严肃变得高兴了,引出“和颜悦色”,指名解释词语意思,试着用和颜悦色的语气读一读老师说的话。指名读,齐读。读完老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 课堂延伸
出示苏轼的《题西林壁》,齐读。帮助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有不一样的景象,就像画杨桃一样,不同的角度看杨桃,就有不一样的结果。
六.习题设计
1.比一比,组词语。
2.选词填空。
七、课后作业
1、摘抄有关为人诚实的名言。
2、写一篇读了这篇文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