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营养含量
◇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4 ~ 45页。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教学重点
能解决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 教学难点
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方法。
◇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五(1)班有50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男生有多少人?
(2)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0. 25 0. 123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到处可看到百分数,比如饮料瓶上的营养成分 表里有百分数,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也有百分数,大家早餐喝的豆浆也 有营养成分,同样用到百分数。
2、出示黄豆情景图,请一位同学读题。
生:黄豆营养很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约占36%,脂肪含量约占18%, 碳水化合物含量约占25% 。250g黄豆中,蛋白质约有多少克?
让学生说说题中已知条件,并说说 36%,18%,25%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师:怎样列式呢?你能给其它成分的含量也列出算式吗?
250× 36﹪ 250× 18﹪ 250×25﹪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总结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求一个数的百 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师:请同学们试着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生:老师,我们没学过一个数乘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 学生发现未学过这样的算式,是一个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师:有办法解决吗?
师:请同学们以250×36%为研究对象,同桌2人为一组开展交流,共同 商量解决的办法,并将计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生:可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一个数乘分数、小数我们学过。这样就把 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师强调指出:同学们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转化成我 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归纳学生的解法。
课件展示:
36﹪=0.36 36﹪= =
师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如何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
通过举例验证,交流讨论,学生归纳出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
师课件展示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生齐读。
百分数化成小数:
先去掉百分号,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集体校对:
1.生用学到的方法计算250×18 % , 250×25% 来求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的含量,集体订正。
2.完成数学课本第45页1、2、3、4题。
1、4题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
【板书设计】
营养含量
250× 36﹪ 250× 18﹪ 250×25﹪
百分数化成小数: 先去掉百分号,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当移动的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
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课件展示)
【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应注重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多运用鼓励的方法.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数学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递。
本课中在对一个数乘百分数的算法探索时,当学生发现可以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和小数来帮助计算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之所以提到“转化”思想,我认为,这既是对学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不仅仅是教师如何完美的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思想方法,如北师大新教材中已经体现出的类比、转化、集合、数形对应、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才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真正受用。数学课的魅力应该体现在对学生思想的启迪。
(3)数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节课应该有情感、价值和态度观方面的目标。但这一目标又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蕴藏在多个教学目标之中。本课中借助对黄豆营养含量的研究一方面要达成新知,另一方面就是要学生明白蛋白质是人体很重要的营养成分,同学们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注意营养搭配,形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我在教学时,这方面体现的还不够,从全课看,也不够流畅,自然,如何将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