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16《磁铁玩具》教案鄂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科学16《磁铁玩具》教案鄂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3 16:0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本课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是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个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只安排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练习生活,运用魔术等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活动中重视猜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养成尊重事实、严谨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非铁质物体能不能吸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真实验,用证据来检测推测的重要性。
2、在活动中培养认真思考分析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辨别出不易辨别的铁制品。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活动的材料、磁铁、PPT课件
小组准备:实验记录单、磁铁
被测试材料一:回形针、铁钉、纸片、铜导线、书夹、直尺、橡皮擦、铁片、橡皮筋、螺丝钉、塑料杯
被测试材料二:几种不同材料的硬币、各种易拉罐、勺子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隔空取物)
1、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电视剧吗?那在武侠剧中有种特别厉害的武功是隔山打牛、隔空取物,前段时间,老师就向那些大侠们学习了这种厉害的功夫哦!现在我给大家演示一遍,大家睁大眼睛看好咯!
2、教师进行演示。
3、师:大家猜一猜,老师的这种功夫的奥秘是什么吗?
预设一:学生想到了是用磁铁吸上来的。
生:老师手上有磁铁,是用磁铁吸上来的。
师:对了,看来同学们很聪明,在平常的时候很善于观察。那磁铁为什么能把回形针吸上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次研究一下磁铁。(板书课题:磁铁有磁性)
预设二:学生没有想到是磁铁。
师:其实这种功夫很简单,大家看一下老师的手里拿了什么?这是一块磁铁,然后再用磁铁去靠近回形针,回形针就上来了,那为什么磁铁能把回形针吸上来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再次研究一下磁铁。(板书课题:磁铁有磁性)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探究活动一:磁铁能吸什么物体
师:刚才老师表演的隔空取物,说明磁铁能吸回形针,那么磁铁还能吸引什么物体呢?
预设一:学生回答
生:铁、金属。
预设二:学生答不出来
师:不知道也没关系,今天老师就来带着大家一起来研究,相信通过下面的学习,大家就会知道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游戏材料,请看大屏幕,这些材料你们认识吗?
生:认识。
师:我请一名同学将这些材料名称读出来。
学生猜测
生:回形针……
师:很好,下面是一张实验记录单,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并记录在单子上。能被吸引的打“√”,不能被吸引的打“×”,完成预测的同学请以举手的方式告诉老师,下面请记录员分发实验记录单。
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完成预测。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已经好了,那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预测结果?
生:我认为……
师:其它同学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有,(铝片、铜导线不能被吸引)
师:这些只是咱们自己的猜测,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呢?
生:做实验。(用磁铁来试一下)
师:怎么实验?
生:用磁铁去吸这些物体。
师:说得不错。但是在实验前老师有个温馨小提示,(出示实验要求,请一名小广播员大声读一读。)
生:我能做到:①实验时,有些实验材料比较锋利,请注意安全。
②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每个实验要重复地做几次,力求准确。
③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并把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一边,把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另一边。
④小组讨论:两类物体在材料上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学生实验
师:读得很清晰,同学们都记住了吗?现在请材料员拿出磁铁和材料袋,准备做实验并做好记录。做完实验的小组请以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实验完毕,同时音乐停止,大家就保持安静,能做到吗?
小组所有成员合作实验,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之中。
师:老师刚才发现有的小组配合的很好,做完实验马上以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他们做完了,准备倾听了,这个习惯非常好,老师很欣赏他们;下面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汇报实验结果
师:请第一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实验结果。
生1:我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铁材料做的。不能被吸引的物体不是铁材料做的。
师:请第3小组一名同学汇报实验结果。
生2:我们小组认为……
师:那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生:能被吸引的物体是铁制品。
师:其它小组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如果有其它意见,则带着大家一起来做实验)
师: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
(课件出示记录单,得出磁铁可以吸引铁制品)
生:磁铁可以吸引铁制品。
师:这与我们之前的观点相比较,是不是还得做一些修改呀,之前有的同学认为铜导线能被磁铁吸引,但是做了实验之后发现他们不能被磁铁吸引,由此可见,磁铁不是能吸引所有的物体,也不是能吸引所有的金属。科学家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做磁性。(完善板书:磁铁有磁性)同学们将这一句话齐读一遍。
2、利用磁铁检验铁制品
(1)寻找身边的铁制品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有磁性,在生活中,有些东西我们想要知道是不是铁材料做的,有什么办法辨别吗?
生:可以用磁铁试一下。
师:那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游戏,请材料员将刚才的实验材料收好,然后打开第二个袋子,用你们手中的磁铁检验一下里面的物品有没有铁制品?但是老师有个小要求,老师会播放一段音乐,音乐停止时同学们就要停下来,能做到吗?
学生进行实验……
(2)汇报结果
生:磁铁能吸引……,说明……是铁制品。
生:磁铁不能吸引……,说明……不是铁制品。
(3)教师小结
师:看来有些物体从表面上看能 我们的眼睛,借助磁铁能帮助我们检验该物品是否含有铁成分。但不是所有的东西我们都适合用磁铁去检验,比如说手表、电脑、照相机等精密仪器,磁铁的磁性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环境,所以我们不但要学好科学知识,还要懂得运用科学知识。
3、探究活动二: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刚才隔空取物的功夫吗?再看一次,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师:好,我们来做第二个实验。每个小组合作,选择铁制品以及书或纸,自己设计隔物吸铁的实验,并记录在记录单上。老师有个小要求,同样音乐停止时同学们就要停下来,能做到吗?
小组成员合作实验,教师参与其中
(2)汇报结果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1:我们小组用纸张隔开铁和磁铁,发现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生2:我们小组用书隔开磁铁和回形针,可以吸铁。
师:同学们真聪明,原来“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接下来,大家把这句话齐读一遍。
师生朗读
师:其实磁铁有磁性在生活中的运用也很广泛。看!(出示课件)
(三)拓展延伸
1、谈谈收货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研究了磁铁,发现磁铁是有磁性的,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课外活动
如果你有一个回形针掉进了水杯里,你打算怎么把它捞起来?如果用磁铁,不能碰水,你觉得你行吗?回家可以做个模拟实验试一试。
板书设计:
磁铁有磁性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教学反思:
科学课程理念要求“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发展。”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合作者和亲密的合作伙伴。这一课就是让学生亲自去观察研究生活中最熟悉的——磁铁,从中获取更多的发现,因此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给学生们适当的引导,老师再和他们一起观察,这样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在整节课的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设计合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没有对课堂内容进行提升,课的最后,应该鼓励学生发现隔着薄的物体能吸铁,隔着太厚的物体就不能吸了;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离得近磁性强,离得远磁性弱等。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并且还可以将科学研究延伸到生活中去。最后教师要把握好每个实验环节的时间,控制好课堂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