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希、秘”等8个生字和大字头一个偏旁;会写“状、密”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3.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通过学习,体会妈妈对我们特殊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状、狐、狸”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一课,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带着你的这些疑问我们走进这一课。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字词的认知
(1)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
(3)齐读
3.识字游戏,帮助小树苗浇水。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观察所占田字格位置。
2.讨论怎样才能把“狐”字写好
3.指名学生发表意见
4.手书空,练习笔顺。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书写
7.优秀作品展示
(四)课文学习
1.学生自由读文,出示读书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为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3.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 同学们,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我真希望变成一颗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通过这段心理描写引导学生体会英英天真好玩的性格特点。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让学生谈一谈“冒”字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读课文第二部分(6-23自然段),说一说“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哪些事?
默读课文,让学生找到文中的相关段落并出示在大屏幕上。
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说一说除了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还会有什么形状的鸟窝?
学习第7自然段,作者邀请小动物们住进鸟窝,体会作者是一个有爱心,喜欢动物的孩子。
学习第11自然段,重点体会“我”为什么有点高兴,又有些失望?
妈妈,进来后发生了什么?学习第12,13,14自然段。英英一开始因为贪玩不想吃饭到现在开始想念妈妈做的饭,再次体会英英天真可爱的性格。
英英还想变成树吗?妈妈真的不知道这棵树就是英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0,21,22自然段。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谈体会)
五.课堂总结
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妈妈的视线,因为妈妈的心总是伴随着自己的孩子前行!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伟大的母爱,学会感恩,学会报答。
六课堂延伸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