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阳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在平时,很少会有学生去考虑太阳光的组成问题,因为在他们眼里,太阳光可能就是一种单纯的色光。因此,本课引导学生探究彩虹形成的原因,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很多同学应该都见过彩虹,对彩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天空中有一道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边,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然而,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彩虹的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学生对这些具体问题并不清楚。本课以研究彩虹的相关知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使学生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并且初步认识彩虹的成因。
2.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会利用三棱镜分解光。
3. 会做阳光的分解与合成实验。
科学能力:
1.学生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实验,能正确操作,能根据事实进行分析、推测、探索,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人造彩虹”实验,培养学生猜想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享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彩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能人工制造彩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CAI课件、记录单、喷雾器、水槽、平面镜、纸屏、水、三棱镜
学生准备:水彩笔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情激趣,提出问题。
1.教师小魔术:在黑板纸屏上投影彩虹。
2.学生交流自己见过的彩虹。
3.学生根据经验用PPT绘图功能画出彩虹,
4.学生提出关于彩虹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设计意图:先利投影在黑板上投射出彩虹光带,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用ppt画笔功能画出彩虹,即知道了学生的对彩虹颜色形状的前概念,又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再让学生自己提出想了解的问题,激发他们探索彩虹奥秘的兴趣,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分析事实,大胆假设。
1.播放自然界中彩虹形成视频。(喷泉、火车喷水雾、鲸鱼喷水、雨中、瀑布前彩虹形成情景)
2.学生结合视频和自己见过的彩虹,分析猜测:彩虹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3.学生大胆假设。
(设计意图:播放自然界中学生没有见过的彩虹形成的视频,再结合学生的经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围绕着研究的主题提出自己的假设,从而真正做到言必有据。)
三、模拟彩虹,自主探究。
(一)用阳光和水制造彩虹
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方法一:用喷壶在阳光下喷水制造彩虹。
方法二:提供水槽、水、镜子和纸屏这些材料,
①.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②.学生汇报,全班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2.小组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到室外进行实验。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4.归纳小结:阳光通过水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形成彩虹。
5.观看彩虹形成讲解视频。
6.学生用flash交互动画做仿真实验:七彩光合成白光。
(设计意图:改进了原有教材上的仅用喷壶喷水制造彩虹的实验,利用水槽、水、镜子和纸屏,让学生制造出了色彩更清晰、艳丽的彩虹,让学生观察的更仔细、深入,纠正自己前概念中彩虹颜色的认知错误,还通过视频讲解、仿真实验,变抽象为具体突破重点。)
(二)用三棱镜制造彩虹。
1.讲述:牛顿用三棱镜发现阳光可以分解成七彩光,七彩光可以合成白光。
2.学生用手电筒和三棱镜制造彩虹。
3. 学生用flash交互动画做模拟实验:三棱镜分解、合成阳光。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经历了高效快捷的探究过程,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1.课堂练习;提问:①.为什么雨过天晴后会出现彩虹?②.为什么过一会儿彩虹就消失了?
2.小组课后探究:用三棱镜分解生活中的常见光。
(设计意图:当堂练习巩固新知,再将探究活动从课上延伸到课外,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真正拉近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切身探究体验,真正感受现生活中的科学。)
教学反思: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本节课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在教学中,既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了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设计实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汇报,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但让对学生相互补充完善,老师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以肯定,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汇报中让学生分享交流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堂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的使用贯穿始终,使用ppt绘图、视频讲解、flash仿真实验等形式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才能不断进步和完善。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