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生命的周期
年级
五年级上期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
《生命的周期》这一课将人的生长过程与动、植物的一生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生命周期的特点。本课的导入以游戏“空当接龙”引入,这个趣味化、目的化的活动首先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动、植物一生的成长与变化。制扑克牌的过程,则暗含了建立概念模型的训练,而学生通过这些不同的表达与交流方式,认识到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但在某些方面又是不同的。
学生情况分析:
①学生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知道一些,但是不够准确、科学。
②学生对于植物的生命周期,也是熟悉一些常见的植物,或者是自己种植过的植物,但是还不太会用科学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特点。
③学生在前两课已经掌握了模型与解释的方法,本课还需再让学生进行熟悉,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表达相关的内容。
④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不同的生物,他们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而且动物植物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死亡而灭绝,进而认识到生命的循环。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描述某种生物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
动物从幼体开始经过一系列变化,到新的幼体生成,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动物的后代与原来的动物可以十分相像,也可以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用模型解释生物生命周期的特点。
认识动、植物一生、人的一生的成长与变化,认识生命的循环,了解不同的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视现实、珍爱生命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但在某些方面又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模型来解释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从而认识到他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归纳出生命周期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物的生命周期图片。
学生准备: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图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空当接龙(10分钟)
(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的作业是搜集动、植物一生成长与变化的图片和资料,并制成扑克牌,大家都带来了吗?
(停顿一下)
好。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扑克牌来做一个“空当接龙”的活动。在活动前,我们先看一下活动规则。
PPT:
活动规则
1、用自制的扑克牌多人对阵,洗牌后将牌平均分给每个人。
2、选手按手中牌的顺序依次出牌。出牌时首先进行判断,如果这张牌是某种生物的起始牌,就可以放到桌子上;如果不是起始牌,又接不上前一张牌,则放回自己牌的最后面,由下一人接着出牌。依次循环。
3、手中牌先出完者为胜方。
(二)学生活动。
规则都清楚了吗?下面开始活动。
(停顿)
好,我们来看一下活动后部分动植物的排列情况。先来看蝴蝶。大家排的是什么顺序呢?
对,正确的顺序是受精卵、毛毛虫、蝶蛹、蝴蝶、死亡。
那青蛙呢?
青蛙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死亡。
再来看一下花生,它的顺序是种子、幼苗、花期、结荚、成熟、死亡。
同学们,活动中我们出牌顺序的依据是什么呢?
对,我们的依据是动植物的生长阶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导入部分,把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融合在了活动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动植物一生的成长与变化。
二、模型与解释(25分钟)
(一)动、植物的生长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呢?我们通过PPT来了解一下。
PPT:蝴蝶的一生
蝴蝶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昆虫,它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毛毛虫、蝶蛹、蝴蝶、死亡这几个阶段,其中,毛毛虫是蝴蝶的幼虫、蝴蝶是最终的成虫,因此,还可以把蝴蝶一生的生长阶段称作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生命,这个新生命成熟后,咬破卵壳出来,这就是蝴蝶的幼虫。蝴蝶幼虫以植物的叶子为食物,经过数次蜕皮,化成蝶蛹。蛹期是蝴蝶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它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它破蛹而出时,便羽化成蝶。蝴蝶成虫的寿命很短,在它们完成繁殖后代的使命之后,很快就会衰老死亡。
所以,蝴蝶的一生其实就是生命的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直至衰老死亡的一个过程。
PPT:青蛙的一生
我们再来看青蛙的一生。和蝴蝶一样,青蛙的一生也是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孵化出青蛙的幼虫即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以藻类植物为食,靠尾巴游动。随着蝌蚪的生长,它会长出四肢和肺,腮和尾巴逐渐消失,长成幼蛙,幼蛙能到陆地上生活,逐渐发育成成蛙。成年的青蛙也要完成繁殖后代的使命,之后就会衰老死亡。青蛙的一生其实也是生命的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直至衰老死亡的一个过程。
PPT:花生的一生
刚才看到的都是动物,我们以花生为例,再来看一下植物的生长过程。被种下的花生种子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生根发芽,破土而出长成幼苗。幼苗继续生长,经过一个月左右,开始进入花期。花生的花期长达2个多月,花期结束后,花生进入结荚期。地下开始结出果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荚果逐渐成熟,这就是新的种子。在新的种子成熟后,花生就会枯萎,死去。从播种发芽,到开花结果,也是生命的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直至衰老死亡的一个过程。
其它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这样吗?
我们再来看几种常见的动植物。
首先是家蚕。蚕卵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出生。蚁蚕以桑叶为食物,随着它的生长,它的身体逐渐变成白色,这就是蚕。蚕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就吐丝把自己包起来,进入蛹期。同蝴蝶一样,蛹期蚕的身体也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当它破茧而出的时候,就羽化成蛾。这是它生长发育的过程。成年的蚕蛾也会繁殖后代,之后很快死亡。
然后看家鸡。鸡蛋就是家鸡的卵,卵的孵化过程就是新生命的出生过程。雏鸡破壳而出后,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生长发育成成年的家鸡。成年的家鸡会下蛋,也是繁殖后代的过程。家鸡的寿命比较长,大概有十几年,但最终还会死亡。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家犬。家犬的生长过程是这样的:由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然后狗妈妈产下幼犬,幼犬长成成年犬,成年犬逐渐进入老年阶段,慢慢衰老死去。
小麦是我们经常见的农作物。播种后的小麦种子先生根发芽,长出幼苗,经过冬季到第二年春季的时候,继续生长,抽穗,开花,成熟。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动物和植物,它们的生长阶段相同吗?
对,虽然它们的生长过程各不相同,但是都经历了生命的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直至衰老死亡的一个过程。
我们人的一生要经历哪些生长阶段?
(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阶段,最终走向死亡。)
动植物一生与人一生经历的生长阶段相同吗?整理分析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看看有什么发现。
(停顿一会儿)
虽然动植物的一生与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生长阶段,但都遵循一个基本的循环过程,即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和衰老死亡。
(二)PPT: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在成长与变化着,虽然个体间有不同的生长阶段,但都遵循着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我们用“周期”这个词来表示这一过程。也就是生命的周期。
那么,我们怎样来表示生物的生命周期呢?思考一下。
生物的生命周期就是“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衰老死亡”这一循环过程。老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老去消失,新的生命又会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有多长?
简单的说,生物生命周期的长度等于生物的寿命。不同的生物,生命周期也不同。比如,一只狗能活十几年,一只蝴蝶只能活几个月。
这些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也都有不同的生命周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再次进行二级目标训练,利用文字、流程图等形式比较动植物的一生与人的一生的相同与区别,理解、归纳生物生命周期的特点。
三、科学自助餐:动物宝宝与父母的外形(5分钟)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经历着“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衰老死亡”这一循环过程,这样才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物种的繁衍。
然而,地球上生命的生长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
单就动物的生长发育来看,有些动物的宝宝,比如小蝌蚪、毛毛虫PPT:小蝌蚪、毛毛虫图片,开始时一点都不像它们的父母,它们要经历很大的变化,才会长得和爸爸妈妈一个样。这种发育方式变化叫做变态发育。
而有些动物的宝宝,比如小蜗牛、小鳄鱼PPT:蜗牛、鳄鱼图片,它们刚出生时就很像自己的父母,只不过个头儿小一些。从出世那天起,它们就会照顾自己。
还有些动物的宝宝,比如幼虎、雏鸟PPT:幼虎、雏鸟图片,它们刚出生时看起来有一点像自己的父母,但没有生活能力,需要父母的照顾。以后,它们不断地成长、变化,直至会照顾自己。
从动物的出生方式来看,有些动物是从卵孵化而来的,比如青蛙、蝴蝶、鸡等,这些动物为卵生动物。有些动物由母亲直接生下来,比如熊猫、狗、老虎等,这些动物为胎生动物。
同学们,生命是奇妙的,希望大家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更多生命中奇妙的现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补充相应的知识,在前面两个环节中,学生对有些动物的生长过程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在这儿是把动物宝宝与父母的外形的进行的比较、总结,丰富学生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