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识“吵、胖”等8个生字。
2.学习用组词法分辨形近字。
3.展开想象,能选择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5.朗读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初步培养勤学好问的意识。
6.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巩固学过的汉字,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识8个生字;学习用组词法分辨形近字;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背诵、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
难点:展开想象,能选择几个词语说几句话;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在诵读中体会故事的情趣。
[教学思路设计]
1.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是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识8个生字。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比一比,填一填”,是让学生区分形近字的练习;第二项“从下面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在打开学生想象力,训练发散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书写提示”,通过书写“床、左、居、包”4个字,了解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
“日积月累”,是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学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体会故事的情趣,巩固学过的字词。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观察法、诵读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又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课文,今天我们来看看语文园地七的内容。语文园地七安排了5个板块的学习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课文学习
(一)学习“识字加油站”的板块内容
1.观察算式,识记8个生字。
2.多媒体课件演示汉字加减后成新字的过程,巩固识字方法。
3.教师小结方法:语文课也可以有加法、减法和算式,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去认一认身边的汉字朋友,我们就又可以识记多一些汉字了。
(二)学习“字词句运用”的板块内容
1.朗读汉字,请学生注意观察并说出每组汉字的区别。
2.填空后读词语,学习用组词法分辨形近字。
3.请学生根据所出示的词语展开想象练习说话,重点引导学生把话说连贯、通顺。
(三)学习“书写提示”的板块内容
1.学生书写同组里的4个汉字,观察发现“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再进行书写。
3.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汉字中,哪些也运用了上述的书写规则。
(四)学习“日积月累”的板块内容
1.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名言读正确。重点关注这两个字的读音:“敏而好学”的“好”;“而义自见”的“见”。并补充这两字的意思,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说说不明白的地方,帮助学生了解名言大意。
3.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指名读、同学推荐读、师生合作读、填空等方式练习朗读。
4.拓展补充关于读书的名言,请学生在课后进行搜集、交流。
(五)学习“和大人一起读”的板块内容
1.学生自主拼读音节,把拼读有困难的音节圈出来,请教大人。鼓励学生试着自己把短文读通、读顺,可以和大人合作朗读(一人一句,朗读接龙),也可以拍着手读,还可以进行表演读,然后再说一说这首儿歌讲了什么故事。
2.你还知道《西游记》里哪些有趣的故事吗?小组交流交流,再分角色扮演。
3.课外延伸:儿歌《一个师傅仨徒弟》。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填一填。
口 + 又 =( ) 云 + 力 =( )
女 + 生 =( ) 虫 + 工 =( )
想 - 相 =( ) 粽 - 宗 =( )
辆 - 两 =( ) 跑 - 足 =( )
2.比一比,选一选。
3.从下面的词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
参考答案:
1.叹 动 姓 虹 心 米 车 包
2.小鸟 乌云 雪白 日出
3.(示例)我最喜欢夏天满地的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