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 5.动物儿歌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语文 5.动物儿歌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3 07:1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课题
动物儿歌
解读理念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而且,《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
学情分析
1、儿歌中的这些小动物是学生常见的,它们的生活习性学生是基本知道、了解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已经有大量朗读诗歌、儿歌的经历,具有一定的按节奏诵读的基础,再加上这首儿歌短小精干,节奏明快,歌词中的词语又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要考虑这个因素来安排教学流程。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结合一年级识字目标和本单元识字任务,将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在读中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习这首童谣以“谁、在哪儿、干什么”的方式构句,并练习说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能力目标
借助拼音及多种形式读准字词
知识目标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资源
1.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
2.课件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习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启发式、参与式教学。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生字卡片、小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活动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儿歌,我出个题目,你能唱出来?《小青蛙找家》
一、激情导课
?孩子们,你们的歌声真好听,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瞧,它们来了(出示图片),这些小动物一起奏响了夏天动听的儿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5《动物儿歌》,师生共同书写,齐读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些小动物们可调皮了,它们把自己的名字藏在了课文中,需要认真读书的孩子把他们的名字找出来。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板书课题。
贴小动物的图片
学生跟随音乐唱歌。
三、初读感知
生读
1、读完的同学已经坐的非常端正了,小动物们这么可爱,他们的名字已经来报到了,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
2、认识了这么多动物的名字,你帮他们找到相应的图片,生贴图,小老师领读,表扬。
3、利用“虫”字旁认识形声字。总结形声字的规律。
4、认识其他带拼音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识字方法要多样,“粮”字可以用到今天的形声字,“网”字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特点。
过渡: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形声字,又和小动物交成了朋友,现在让我们再读一读儿歌,找一找小动物在这个夏天干什么呢?
利用多媒体出示动物的名字、课文中的生字
学生贴图、交流识字方法
四、读儿歌
五、拓展延伸
六、指导书写
生读儿歌。
1、指名读,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2、指导朗读,说一说,重点指导体会蝴蝶和蝌蚪的快乐!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天?生说。
3、师生合作读。
4、配乐朗读。
1、学习了儿歌,你能来仿照儿歌说说其他小动物在干什么吗?
2、生说。
1、学习了儿歌,你能来仿照儿歌说说其他小动物在干什么吗?
2、生说。
1、出示“造”字,指导观察,师生共同练写。
2、生练写,共同评议。
教师指导朗读
指导书写
学生回答。
生练习写字
七、作业设计
1、读一读,老师希望大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画一画,利用周末时间观察并收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用图画的形式把它画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5 动物儿歌

动物贴图
美丽 热闹


教学效果预测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读生字,并鼓励他们以练习说话的形式把课文中小动物们的欢乐运用到其他小动物身上,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