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6课 戊戌变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松筠庵 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足见圣朝养士之隆,亘古所罕。
——《申报》1895年5月10日依据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 概括《申报》所记历史事件。
2. 结合所学你认为举人们因何而发起此次请愿行动?
3. 关于这次请愿活动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一、甲午之痛 下诏求贤;迁都拒和;练兵强国;变法救国失败,但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发起人:请愿内容:请愿结果: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 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
(1858~1927)广东南海
“圣人为”
香港游历
研习西学
宣传变法
梁启超
(1873~1929)广东新会
“神童”
师从康有为
报刊主笔
宣传变法二、维新之路《万国公报》强学会《国闻报》上海强学会《时务报》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学会报刊学堂 北京强学会是维新派的重要政治团体。1895年8月由康有为成立。每十日集会、演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影响很大,袁世凯、张之洞都捐银入会,也引起西方传教士的关注。《湘学报》北京强学会旧址宣传动员南学会励学斋农学会蜀学会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
——严复严复(1854~1921)梁启超(1873~1929)依据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梁启超认为变法最核心的要务是什么?
2.请你概括梁启超和严复观点的共同之处。宣传动员颐和园仁寿殿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光绪帝(1871~1908)
四岁即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但实权仍掌握在慈禧手中。瓜分危机时间: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百日维新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废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翻译西方书籍任务一:阅读教材百日维新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请对百日维新的内容进行归类,并思考这些措施有何作用?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革新政治,打击了旧官僚的利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军事实力的增强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新式人才的培养初十日寄各省添设海军军费
十一日明发各省一律设立学堂
十五日明发各省农政、工艺并设商务局
十七日寄刘坤一、张之洞,拟定商务办法
十八日寄刘坤一、陈宝箴,浙湘省建枪弹厂斟酌筹办
十三日寄沿江沿海沿边各省推广口岸
十三日明发南北洋及沿江沿海各省增设水师学堂 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结合材料,你认为变法在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急变骤变任务二: 晚清社会各个阶层对待变法态度如何?这对变法的推进会产生什么影响?八旗子弟清朝官员绿营士兵旧式知识分子农民阻力重重菜市口除京师大学堂外,新政俱废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百日维新宣告失败。光绪被囚于瀛台戊戌政变政变之际: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
临刑之时: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殉难像 如何看待谭嗣同的殉难? 力量对比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缺乏政治经验,急于求成缺乏人民群众的支持;缺乏变革推行的社会环境变法策略社会环境探究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请完成任务三:以下材料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有何不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三、戊戌之思 戊戌维新,虽时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康有为传》探究二:戊戌变法的影响,请完成任务四:你是否同意下列观点?请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理解。东交民巷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君臣召对,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喋血刑场一线火种,未来可期 请在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谭嗣同中任选一人物,以“某某某,我想对你说”为题,穿越时空,与古人展开对话,谈谈你对这次变法的体会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