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单元检测题:第五章 曲线运动(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单元检测题:第五章 曲线运动(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15 11:41:46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单元检测题:第五章 曲线运动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由a点运动至b点,关于物体在ab段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
B. 物体的速度不可能均匀变化
C.a点的速度方向由a指向b
D.ab段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答案】D
【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即使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恒力时,物体的加速度恒定,速度均匀变化,B项错误;ɑ点的速度方向沿ɑ点的切线方向,C项错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必小于路程,D项正确.
2.曲线运动是自然界更为普遍的运动形式,下面关于曲线运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要受到变力的作用,就会做曲线运动
B. 物体在方向不变的外力作用下一定会做直线运动
C. 物体在方向不断变化的外力作用下一定会做曲线运动
D. 物体在大小不变的外力作用下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C
【解析】若力与初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A、B错误.物体所受的外力方向不断变化,表明外力不会与速度始终共线,故在该外力作用下物体一定会做曲线运动,C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的受力恒定不变,而不光是受力大小不变,D错误.
3.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D点是曲线的拐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
B. 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
C. 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
D. 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因为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所以加速度恒定,C项错误.在D点时加速度与速度垂直,故知加速度方向向上,合力方向也向上,所以质点从C到D的过程中,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合力做负功,动能减小,vC>vD,A项正确,B项错误.从B至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一直减小,D项错误.
4.如图所示为某人游珠江,他以一定的速度且面部始终垂直于河岸向对岸游去.设江中各处水流速度相等,他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  )

A. 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
B. 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
C. 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
D. 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
【答案】B
【解析】游泳者相对于岸的速度为他相对于水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的合速度,水流速度越大,其合速度与岸的夹角越小,路程越长,但过河时间t=,与水速无关,故A、C、D均错误,B正确.
5.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蜡块能在水中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上浮.在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测得蜡块实际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若玻璃管的长度为1.0 m,在蜡块从底端上升到顶端的过程中,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水平运动的距离为(  )




A. 0.1 m/s,1.73 m
B. 0.173 m/s,1.0 m
C. 0.173 m/s,1.73 m
D. 0.1 m/s,1.0 m
【答案】C
【解析】设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1,位移为x1,蜡块随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的速度为v2,位移为x2,如图所示,v2==m/s≈0.173 m/s.
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的时间t==s=10 s.由于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故玻璃管水平移动的时间为10 s.
水平运动的距离x2=v2t=0.173×10 m=1.73 m,故选项C正确.
6.可以近似地认为:在地面附近,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在地面附近的抛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抛体运动都是直线运动
B. 所有的抛体运动都是曲线运动
C. 所有的抛体运动都是匀变速运动
D. 有一些抛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答案】C
【解析】A、抛体运动分为斜抛、平抛、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故抛体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故AB错误;
C、抛体运动都是只受重力,故加速度恒定,为匀变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
7.在高处以初速v0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由水平方向变化到与水平方向夹θ角的过程中,石子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石子竖直分速度为:
vy=v0tanθ=gt,
则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t=,
则石子的水平位移为:
x=.
8.如图所示,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物体做斜抛运动的轨迹只与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A、B两小球的轨迹相同,故A项正确.
9.如图所示,从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抛出两小球A、B,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小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



A. 先抛出A球
B. 先抛出B球


C. 同时抛出两球
D. 两球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相遇时,两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t=知,两球运动的时间相等,则两球必须同时抛出.与质量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A,B两质点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抛出,A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为P1,B在光滑斜面上运动,落地点为P2,不计阻力,比较P1、P2在x轴方向上的远近关系是( )


A.P1较远
B.P2较远


C.P1、P2等远
D.A、B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二者水平初速度v0相同,且x方向分运动为速度为v0的匀速运动,x位移大小取决于运动时间,因沿斜面滑行的加速度(a=gsinθ)小于g且分位移比竖直高度大,所以落地用时长,故x2>x1,应选B.
11.用绳子拴着一个物体,使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绳子断了以后,物体将(  )
A. 仍维持圆周运动
B. 沿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
C. 沿半径方向接近圆心
D. 沿半径方向远离圆心
【答案】B
【解析】绳子断了以后,物体没有合力提供向心力,物体将沿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B正确.
12.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出,沿水平直线穿过一个正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薄壁圆筒,在圆筒上只留下一个弹孔(从A位置射入,B位置射出,如图所示).OA,OB之间的夹角θ=,已知圆筒半径R=0.5 m,子弹始终以v0=60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运动(不考虑重力的作用),则圆筒的转速可能是(  )

A. 20 r/s
B. 60 r/s
C. 100 r/s
D. 140 r/s
【答案】C
【解析】OA、OB之间的夹角θ=,所以A与B之间的距离等于R,在子弹飞行的时间内,圆筒转动的角度为(2n-)π,n=1,2,3…,则时间:t=,(n=1,2,3…).
所以子弹的速度:v====,(n=1,2,3…).
解得:ω=2(2n-)π·v,(n=1,2,3…).
则:T===,(n=1,2,3…)
转速:N==(2n-)v,(n=1,2,3…)
当n=1时,N=×60=100 r/s
当n=2时,N=×60=220 r/s
13.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an=知,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恒定
B. 匀速圆周运动不属于匀速运动
C. 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速率变化越快
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时刻指向圆心
【答案】B
【解析】向心加速度是矢量,且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因此向心加速度不是恒定的,所以A错;匀速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简称,匀速圆周运动其实是匀速率圆周运动,存在向心加速度,B正确;向心加速度不改变速率,C错;只有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才时刻指向圆心,D错.
14.科技馆的科普器材中常有如图所示匀速率的传动装置:在大齿轮盘内嵌有三个等大的小齿轮.若齿轮的齿很小,大齿轮半径(内径)是小齿轮半径的3倍,则当大齿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齿轮逆时针转动
B. 小齿轮每个齿的线速度均相同
C. 小齿轮的角速度是大齿轮角速度的3倍
D. 大齿轮每个齿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小齿轮的3倍
【答案】C
【解析】大齿轮、小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两者的线速度大小是相等,当大齿轮顺时针转动时,小齿轮也是顺时针转动,选项A错误;速度是讲方向的,所以小齿轮每个齿的线速度不同,选项B错误;根据v=ωr,且线速度大小相等,角速度之比为半径的反比,选项C正确;根据向心加速度a=,线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加速度之比为半径的反比,选项D错误.
15.一只小狗拉着雪橇在水平冰面上沿着圆弧形的道路匀速行驶,如图所示为雪橇所受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f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解析】雪橇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与圆弧相切.又因为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力充当向心力,合力方向必然指向圆心.综上可知,C项正确.
16.如图所示,圆盘上叠放着两个物块A和B,当圆盘和物块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物块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

A. 物块A不受摩擦力作用
B. 物块B受5个力作用
C. 当转速增大时,A所受摩擦力增大,B所受摩擦力减小
D.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转轴
【答案】B
【解析】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充当向心力,A错;物块B受到重力、支持力、A对物块B的压力、A对物块B沿半径向外的静摩擦力和圆盘对物块B沿半径向里的静摩擦力,共5个力的作用,B正确;当转速增大时,A、B所受摩擦力都增大,C错误;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半径向外,D错误.故选B.
17.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圆锥形漏斗的光滑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它们分别紧贴漏斗的内壁,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周期等于B的周期
B.A的角速度等于B的角速度
C.A的线速度等于B的线速度
D.A对漏斗内壁的压力等于B对漏斗内壁的压力
【答案】D
【解析】两个小球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设漏斗尖角为θ,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有:=mr,整理得T=,半径不相同,则周期不相同,A错误;由=m,有v=,即速度也不相同,C错误;据ω=,由于周期不同则角速度不相同,B错误;A、B对漏斗内壁压力为:FN=,D正确.
18.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新加坡大奖赛赛道单圈长5.067公里,共有23个弯道,如图所示,赛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常常在弯道上冲出跑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未能及时转动方向盘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B. 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没有及时减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C. 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没有及时加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D. 由公式F=mω2r可知,弯道半径越大,越容易冲出跑道
【答案】B
【解析】赛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最大静摩擦力与重力成正比,而需要的向心力为.赛车在转弯前速度很大,转弯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就需要大,运动员没有及时减速就会造成赛车冲出跑道,B正确,A、C、D错误.
19.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经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某段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拐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撞进李先生家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作向心运动
②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作离心运动
③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内(东)高外(西)低
④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内(东)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汽车发生侧翻是因为提供的力不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发生离心运动,故①错误,②正确;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拐弯时,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现在易发生侧翻可能是路面设计不合理,公路的设计上可能内侧(东)高外侧(西)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背离圆心,导致合力不够提供向心力而致,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
20.“太极球”是近年来在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A、B、C、D位置时球与板间无相对运动趋势.A为圆周的最高点,C为最低点,B、D与圆心O等高且在B、D处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θ.设球的质量为m,圆周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拍的重力,若运动到最高点时拍与小球之间作用力恰为mg,则(  )

A. 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π
B. 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π
C. 在B、D处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
D. 在B、D处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
【答案】C
【解析】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g=m,解得:v=,则周期为:T===π,故A、B错误;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B、D处,根据合外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几何关系得:sinθ=,解得:F==,故C正确,D错误.
第Ⅱ卷
二、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


21.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
(1)图是横挡条卡住平抛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确定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的________.

A.球心
B.球的上端
C.球的下端
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D.y轴的方向根据重锤线确定
(2)下图是利用上图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0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3)下图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B.C.
【答案】(1)B BD (2)C (3)B
【解析】(1)题干中指出用铅笔标注小球的最高点作为小球轨迹的记录点.所以坐标原点也应选为球的最高点即球的上端.故选B;
斜槽轨道不必光滑,A错.
记录的点适当多一点,以便更准确的描出平抛轨迹.;B对.
为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将这些点平滑连接起来,C错,
用中垂线确定Y轴坐标,D对。
故选BD
(2)由图可知,小球做斜抛运动.所以斜槽末端没有水平放置,选C。
(3)竖直管内与大气相通,为外界大气压强,竖直管在水面下保证竖直管上出口处的压强为大气压强,因而另一出水管的上端口处压强与竖直管上出水口处的压强有恒定的压强差,保证另一出水管出水压强恒定,从而水速也恒定,如果竖直管上出口在水面上,则水面上为恒定大气压,因而随水面下降,出水管上口压强降低,出水速度减小,故选B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B??? (2). BD??? (3). C??? (4). B
【点睛】在做平抛实验时一定要保证斜槽末端水平,这样才可以保证小球抛出时的速度是水平的,在描点连线时要注意用平滑的曲线把所有的点迹连接起来。
三、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


22.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θ=30°,某同学为了研究不同运动间的关系,在斜面上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在斜面上的O点将小球以速度v1=6 m/s水平向右抛出,小球第一次与斜面相碰的位置记为P点;第二次该同学仍在O点使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开始下滑,结果小球经过相同的时间也恰好到达P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O、P两点的间距s的大小;
(2)第二次实验时小球下滑的初速度v2的大小.
【答案】(1)4.8 m (2)3m/s
【解析】(1)水平方向x=scos 30°=v1t
竖直方向y=ssin 30°=gt2
运动时间t==s
O、P两点的间距s=4.8 m.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gsin 30°=5 m/s2
s=v2t+at2=4.8 m
把s、t代入得v2=3m/s.
2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正方形光滑玻璃板abcd,边长为L,距地面的高度为H,玻璃板正中间有一个光滑的小孔O,一根细线穿过小孔,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小物块B,当小球A以速度v在玻璃板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AO间的距离为l.已知A的质量为mA,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小物块B的质量mB;
(2)当小球速度方向平行于玻璃板ad边时,剪断细线,则小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
(3)在(2)的情况下,若小球和小物块落地后均不再运动,则两者落地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1) (2)
(3)
【解析】(1)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
FT=mBg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mA
联立解得mB=
(2)剪断细线,A沿轨迹切线方向飞出,脱离玻璃板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vy2=2gH,解得vy=,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落地前瞬间的速度v′==
(3)A脱离玻璃板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gt2
水平方向:x=+vt
两者落地的距离s==
.
24.如图所示,装置可绕竖直轴O′O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的质量m=1 kg,细线AC长l=1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若装置匀速转动的加速度为ω1时,细线AB上的拉力为0,而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为37°,求角速度ω1的大小;
(2)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2=0.5ω1时,求此时两细线中拉力的大小.

【答案】(1)rad/s (2)5.625 N 12.5 N
【解析】(1)细线AB拉力为0,设AC线上拉力为FT,则
FTcos 37°=mg
FTsin 37°=mωlsin 37°
解得:ω1==rad/s
(2)当ω2=0.5ω1时,设AB、AC线上拉力分别为FT1、FT2,则:
FT2cos 37°=mg
FT2sin 37°-FT1=mωlsin 37°
解得:FT1=5.625 N,FT2=12.5 N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单元检测题:第五章 曲线运动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由a点运动至b点,关于物体在ab段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
B. 物体的速度不可能均匀变化
C.a点的速度方向由a指向b
D.ab段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2.曲线运动是自然界更为普遍的运动形式,下面关于曲线运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要受到变力的作用,就会做曲线运动
B. 物体在方向不变的外力作用下一定会做直线运动
C. 物体在方向不断变化的外力作用下一定会做曲线运动
D. 物体在大小不变的外力作用下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3.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D点是曲线的拐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
B. 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
C. 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
D. 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4.如图所示为某人游珠江,他以一定的速度且面部始终垂直于河岸向对岸游去.设江中各处水流速度相等,他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  )

A. 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
B. 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
C. 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
D. 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
5.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蜡块能在水中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上浮.在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测得蜡块实际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若玻璃管的长度为1.0 m,在蜡块从底端上升到顶端的过程中,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水平运动的距离为(  )

A. 0.1 m/s,1.73 m
B. 0.173 m/s,1.0 m
C. 0.173 m/s,1.73 m
D. 0.1 m/s,1.0 m
6.可以近似地认为:在地面附近,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在地面附近的抛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抛体运动都是直线运动
B. 所有的抛体运动都是曲线运动
C. 所有的抛体运动都是匀变速运动
D. 有一些抛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7.在高处以初速v0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由水平方向变化到与水平方向夹θ角的过程中,石子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如图所示,从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抛出两小球A、B,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小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



A. 先抛出A球
B. 先抛出B球


C. 同时抛出两球
D. 两球质量相等
10.如图所示,A,B两质点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抛出,A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为P1,B在光滑斜面上运动,落地点为P2,不计阻力,比较P1、P2在x轴方向上的远近关系是( )


A.P1较远
B.P2较远


C.P1、P2等远
D.A、B都有可能
11.用绳子拴着一个物体,使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绳子断了以后,物体将(  )
A. 仍维持圆周运动
B. 沿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
C. 沿半径方向接近圆心
D. 沿半径方向远离圆心
12.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出,沿水平直线穿过一个正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薄壁圆筒,在圆筒上只留下一个弹孔(从A位置射入,B位置射出,如图所示).OA,OB之间的夹角θ=,已知圆筒半径R=0.5 m,子弹始终以v0=60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运动(不考虑重力的作用),则圆筒的转速可能是(  )

A. 20 r/s
B. 60 r/s
C. 100 r/s
D. 140 r/s
13.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an=知,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恒定
B. 匀速圆周运动不属于匀速运动
C. 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速率变化越快
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时刻指向圆心
14.科技馆的科普器材中常有如图所示匀速率的传动装置:在大齿轮盘内嵌有三个等大的小齿轮.若齿轮的齿很小,大齿轮半径(内径)是小齿轮半径的3倍,则当大齿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齿轮逆时针转动
B. 小齿轮每个齿的线速度均相同
C. 小齿轮的角速度是大齿轮角速度的3倍
D. 大齿轮每个齿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小齿轮的3倍
15.一只小狗拉着雪橇在水平冰面上沿着圆弧形的道路匀速行驶,如图所示为雪橇所受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f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16.如图所示,圆盘上叠放着两个物块A和B,当圆盘和物块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物块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

A. 物块A不受摩擦力作用
B. 物块B受5个力作用
C. 当转速增大时,A所受摩擦力增大,B所受摩擦力减小
D.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转轴
17.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圆锥形漏斗的光滑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它们分别紧贴漏斗的内壁,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周期等于B的周期
B.A的角速度等于B的角速度
C.A的线速度等于B的线速度
D.A对漏斗内壁的压力等于B对漏斗内壁的压力
18.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新加坡大奖赛赛道单圈长5.067公里,共有23个弯道,如图所示,赛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常常在弯道上冲出跑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未能及时转动方向盘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B. 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没有及时减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C. 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没有及时加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D. 由公式F=mω2r可知,弯道半径越大,越容易冲出跑道
19.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经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某段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拐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撞进李先生家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作向心运动
②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作离心运动
③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内(东)高外(西)低
④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内(东)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0.“太极球”是近年来在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A、B、C、D位置时球与板间无相对运动趋势.A为圆周的最高点,C为最低点,B、D与圆心O等高且在B、D处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θ.设球的质量为m,圆周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拍的重力,若运动到最高点时拍与小球之间作用力恰为mg,则(  )

A. 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π
B. 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π
C. 在B、D处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
D. 在B、D处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
第Ⅱ卷
二、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


21.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
(1)图是横挡条卡住平抛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确定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的________.

A.球心
B.球的上端
C.球的下端
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D.y轴的方向根据重锤线确定
(2)下图是利用上图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0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3)下图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B.C.
三、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


22.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θ=30°,某同学为了研究不同运动间的关系,在斜面上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在斜面上的O点将小球以速度v1=6 m/s水平向右抛出,小球第一次与斜面相碰的位置记为P点;第二次该同学仍在O点使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开始下滑,结果小球经过相同的时间也恰好到达P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O、P两点的间距s的大小;
(2)第二次实验时小球下滑的初速度v2的大小.
2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正方形光滑玻璃板abcd,边长为L,距地面的高度为H,玻璃板正中间有一个光滑的小孔O,一根细线穿过小孔,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小物块B,当小球A以速度v在玻璃板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AO间的距离为l.已知A的质量为mA,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小物块B的质量mB;
(2)当小球速度方向平行于玻璃板ad边时,剪断细线,则小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
(3)在(2)的情况下,若小球和小物块落地后均不再运动,则两者落地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24.如图所示,装置可绕竖直轴O′O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的质量m=1 kg,细线AC长l=1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若装置匀速转动的加速度为ω1时,细线AB上的拉力为0,而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为37°,求角速度ω1的大小;
(2)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2=0.5ω1时,求此时两细线中拉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