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1)几种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几种常用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方法
(2)熟悉几种常用函数增长快慢的一般规律
2.过程与方程
利用函数图象,借助计算机列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照表,比较几种常用函数增长的快慢,从而熟知常见函数增长快慢的一般性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几种常见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感受“绝对与相对”的内涵和处延,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增长快慢比较的常用途径;
难点:了解影响函数增长快慢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与知识讲授相结合,通过学习熟悉的几种常见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体会比较方法,掌握基本结论,从而培养应用基本方法比较函数增长快慢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观察函数在 [0,+∞)上的图象,说明在不同区间内,函数增长的快慢情况.在同一坐标中函数图象如下 结论:若0<x<16则若x>16则 师:增函数的共同特点是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长而增长,但不同函数在同一区间内的增长快慢是否相同?师生合作观察研究函数的增长快慢.①x∈(0,16)时,的图象在图象上方可知增长较快②时,的图在图象下方,可知增长较快 由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幂、指对函数增长快慢比较形成比较方法. 1.实例探究:比较函数y=2x,y= x2,y = log2x的增长快慢.方法:①作图,列表比较、验证②应用二分法求2x = x2的根,即y = 2x与y = x2的交点横坐标.2.规律总结①一般地,对于指数函数y=ax(a>1)和幂函数y=xn(n>0),在区间上,无论n比a大多少,尽管在x的一定变化范围内,ax会小于xn,但由于ax的增长快于xn的增长,因此总存在一个x0?,当x>x0?时,就会有ax>xn.②对于对数函数y=logax(a>1)和幂函数y = xn(n>0)在区间上,随着x的增大,logax增长得越来越慢.在x的一定变化范围内,logax可能会大于xn,但由于logax的增长慢于xn的增长,因此总存在一个x0,当x>x0时,就会有logax<xn.③在区间上,尽管函数y = ax(a>1),y = logax(a>1)和y = xn(n>0)都是增函数,但它们的增长速度不同,而且不在同一个“档次”上.随着x的增长,y = ax(a>1)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会超过并远远大于y = xn(n>0)的增长速度,而y = logax(a>1)的增长速度则会越来越慢.因此,总会存在一个x0,当x>x0时,就有logax<xn<ax. 师生合作:借助计算机作图,列表,进行探究①列表x0.2 0.6 1.0 1.4 1.8 y =2x1.149 1.516 2 2.639 3.482 y =x20.04 0.36 1 1.96 3.24 y=log?2?x–2.322–0.737 0 0.485 0.848 x2.2 2.6 3.0 3.4 … y=2x4.595 6.063 8 10.556 … y=x24.84 6.76 9 11.56 … y=log?2?x 1.138 1.379 1.585 1.766 … ②作图③结论x∈R时log2x<x2,且log2x<2x.进一步探究y = x2与y = 2x的增长快慢.①列表x0 1 2 3 4 y=2x1 2 4 8 16 y=x2 0 1 4 9 16 x5 6 7 8 … y=2x32 64 128 256 … y=x2 25 36 49 64 … ②作图③结论x∈(0,2)时2x>x2,x∈(2,4)时,2x<x2,x∈时2x>x2 由特殊到一般探究规律
巩固练习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比较它们的增长情况: (1)y=0.1ex–100,x∈[1,10];(2)y=20lnx+100,x∈[1,10]; (3)y=20x, x∈[1,10]. 三个函数图象如下:由图象可以看到,函数(1)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函数(2)增长缓慢,并渐渐趋于稳定;函数(3)以稳定的速率增加. 进一步熟悉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方法及步骤.
课后作业 3.2 第一课时 习案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备选例题
例1 某人现在一笔资金x万元用于投资,经过市场调查研究,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存入银行,年利润Q1? = 0.018x;
第二种方案:借给朋友投资,年利润Q2? = 0.02x + 0.2;
第三种方案:办工厂,年利润Q3 = 0.2x2 + 2x – 35;
问:(1)投资4万元,选择哪种投资方案.
(2)投资10万元,选择哪种投资方案.
【解析】 (1)投资4万元,则有:
Q1 = 0.072;Q2 = 0.28;Q3 = – 23.8,
∴Q2>Q1>Q3
∴选择第二种方案
(2)投资10万元,则有:Q1 = 0.18;Q2 = 0.4;Q3 = 5,
∴Q3>Q2>Q1,
∴选择第三种方案.
例2 为了发展电信事业方便用户,电信公司对移动电话采用不同的收费方式,其中所使用的“便民卡”与“如意卡”在某市范围每月(30天)的通话时间x(分),与通话费y(元)的关系如图所示.
(1)分别求出通话费y1, y2?与通话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请帮助用户计算,在一个月内使用哪种卡便宜.
【分析】(1)由图象可设y1 = k1x +29,y2 = k2x,把点B (30, 35),C (30, 15)分别代入y1,y2得.
∴.
(2)令y1 = y2,即,则.
当x = 96时,y1 = y2,两种卡收费一致;
当x<96时,y1>y?2,即如意卡便宜;
当x>96时,y1<y2,即便民卡便宜.
【评析】本题中的图形为直线,这就说明变量x,y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为此可采取待定系数法,求出具体的函数关系式,最后运用方程的思想求出关键点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图表题目的处理关键就在于正确理解其全部信息,运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y
y
x
O
16
如意卡
便民卡
3.2.1 (2)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利用函数增长的快慢一般规律,借助函数模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进程与方法
在实例分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函数增长快慢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际问题求解的过程中,享受数学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
难点:函数建模及应用函数探求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
尝试指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引导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范例,培养学生利用函数增长快慢的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和决策.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回顾复习引入深题 ①增函数的增长快慢比较方法:利用列表与图象,借助二分法求根,探究快慢相应区间获得一般结论. 师: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增长快慢一般性规律.生:回顾总结,口述回答. 以旧引新导入课题
实例分析 例1 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 例2 某公司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准备制定一个激励销售人员的奖励方案: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单位:万元)随销售利润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但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现有三个奖励模型:y = 0.25x,y = log7x + 1,y = 1.002x,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的要求? 师生合作探究解答过程例1 解答:设第x天所得回报是y元,则方案一可以用函数y = 40 (x∈N*)进行描述;方案二可以用函数y = 10x(x∈N*)进行描述;方案三可以用函数y = 0.4×2x–1(x∈N*)进行描述.三种方案所得回报的增长情况x/天 方案一 y/元 增加量/元 1 40 2 40 0 3 40 0 4 40 0 5 40 0 6 40 0 7 40 0 8 40 0 9 40 0 10 40 0 … …… 30 40 0 x/天 方案二 y/元 增加量/元 1 10 2 20 10 3 30 10 4 40 10 5 50 10 6 60 10 7 70 10 8 80 10 9 90 10 10 100 10 … …… 30 300 10 x/天 方案三 y/元 增加量/元 1 0.4 2 0.8 .4 3 1.6 0.8 4 3.2 1.6 5 6.4 3.2 6 12.8 6.4 7 25.6 12.8 8 51.2 25.6 9 102.4 51.2 10 204.8 102.4 … … … 30 214748364.8107374182.4 再作三个函数的图象在第1~3天,方案一最多;在第4天,方案一和方案二一样多,方案三最少;在第5~8天,方案二最多;第9天开始,方案三比其他两个方案所得回报多得多,到第30天,所得回报已超过2亿元.例2 解答:作出函数y=5,y=0.25x,y=log7x +1,y=1.002x的图象.观察图象发现,在区间[10,1000]上,模型y=0.25x,y=1.002x的图象都有一部分在直线y=5的上方,只有模型y=log7x+1的图象始终在y=5的下方,这说明只有按模型y=log7x+1进行奖励时才符合公司的要求.首先计算哪个模型的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对于模型y=0.25x,它在区间[10,1000]上递增,而且当x=20时,y=5,因此,当x>20时,y>5,所以该模型不符合要求;对于模型y=log7x+1,它在区间[10,1000]上递增,而且当x=1000时,y=log71000+1≈4.55<5,所以它符合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的要求.再计算按模型y=log7x+1奖励时,奖金是否不超过利润的25%,即当x∈[10,1000]时,是否有成立.令f(x)=log7?x+1– 0.25x,x∈[10,1000]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图象、表格及恰当的推理,应用不同函数的增长快慢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巩固练习 1.四个变量y1?,y2???,y3??,y?4随变量x变化的数据如下表x 0 5 10 15 y15 130 505 1130 y2 5 94.478 1785.2 33733 y3 5 30 55 80 y4 5 2.3107 1.4295 1.1407 x 20 25 30 y12005 3130 4505 y2 6.37×105 1.2×107 2.28×108 y3 105 130 155 y4 1.0461 1.0151 1.005 关于x呈指数型函数变化的变量是 .2.某种计算机病毒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如果某台计算机感染上这种病毒,那么它就会在下一轮病毒发作时传播一次病毒,并感染其他20台未感染病毒的计算机.现有10台计算机被第1轮病毒感染,问被第5轮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有多少台? 1.解:y22.解:设第1轮病毒发作时有a1=10台被感染,第2轮,第3轮……依次有a2台,a3?台……被感染,依题意有a5=10×204=160.答:在第5轮病毒发作时会有160万台被感染. 动手尝试提升解题能力
归纳总结 2.中学数学建模的主要步骤(1)理解问题:阅读理解,读懂文字叙述,认真审题,理解实际背景.弄清楚问题的实际背景和意义,设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2)简化假设:理解所给的实际问题之后,领悟背景中反映的实质,需要对问题作必要的简化,有时要给出一些恰当的假设,精选问题中关键或主要的变量.(3)数学建模:把握新信息,勇于探索,善于联想,灵活化归,根据题意建立变量或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实现实际问题数学化,引进数学符号,构建数学模型,常用的数学模型有方程、不等式、函数.(4)求解模型:以所学的数学性质为工具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5)检验模型:将所求的结果代回模型之中检验,对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情形比较,以确定模型的有效性,如果不满意,要考虑重新建模. (6)评价与应用:如果模型与实际情形比较吻合,要对计算的结果作出解释并给出其实际意义,最后对所建立的模型给出运用范围.如果模型与实际问题有较大出入,则要对模型改进并重复上述步骤. 师生合作 反思归纳总结完善 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必要的交流,分析归纳例1、例2的解题过程,简述建模的主要步骤. 师:点评、总理学生的回答,然后完善归纳步骤. 师生合作:结合上一课时总结函数增长快慢在实际应用问题中的应用体会. 培养整理知识的学习品质.通过知识整合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课后练习 3.2 第二课时 习案 学生独立完成 强化基础提高能力
备选例题
例1 有一批影碟机(VCD)原销售价为每台800元,在甲、乙两家电商场均有销售. 甲商场用如下的方法促销,买一台单价为780元,买二台单价为760元,依次类推,每多买一台单价均减少20元,但每台最低不低于440元;乙商场一律按原价的75%销售,某单位需购买一批此类影碟机,问去哪家商场购买花费最小.
【解析】设单位购买x台影碟机,
在甲商场购买,每台的单价为800 – 20x,则总费用
在乙商场购买,费用y = 600x.
(1)当0<x<10时,(800x – 20x2)>600x
∴购买影碟机低于10台,在乙商场购买.
(2)当x = 10时,(800x – 20x2) = 600x
∴购买10台影碟机,在甲商场或在乙商场费用一样.
(3)当10<x≤18时,(800x – 20x2)<600x
∴购买影碟机多于10台且不多于18台,在甲商场购买.
(4)当x≥18时,600x>440x
∴购买影碟机多于18台,在甲商场购买.
答:若购买小于10台,去乙商场购买;若购买10台,在甲商场或在乙商场费用一样多;若购买多于10台,在甲商场购买.
【评析】实际应用问题求解,理解题意建立模型是关键,建好模型后实际问题使自然转化为数学问题.
例2 某皮鞋厂今年1月份开始投产,并且前4个月的产量分别为1万双,1.2万双,1.3万双,1.37万双. 由于产品质量好,款式新颖,前几个月的销售情况良好.为了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接受定单不至于过多或过少,需要估计以后几个月的产量. 厂里分析,产量的增加是由于工人生产熟练和理顺了生产流程. 厂里也暂时不准备增加设备和工人. 假如你是厂长,就月份x,产量为y给出四种函数模型:y = ax + b,y = ax2 + bx + c,y = a+ b,y = abx + c,你将利用哪一种模型去估算以后几个月的产量?
【解析】本题是通过数据验证,确定系数,然后分析确定函数变化情况,最终找出与实际最接近的函数模型.
由题意知A(1,1),B(2,1.2),C(3,1.3),D(4,1.37).
(1)设模拟函数为y=ax+b,将B、C两点的坐标代入函数式,有,解得
所以得y=0.1x+1.
因此此法的结论是:在不增加工人和设备的条件下,产量会月月上升1000双,这是不太可能的.
(2)设y = ax2 + bx + c,将A、B、C三点代入,有,解得,
所以y= – 0.05x2+0.35x+0.7.
因此由此法计算4月份产量为1.3万双,比实际产量少700双,而且,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产量自4月份开始将月月下降(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x=3.5),不合实际.
(3)设y=+b,将A,B两点的坐标代入,有,解得,
所以y=.
因此把x = 3和4代入,分别得到y=1.35和1.48,与实际产量差距较大.
(4)设y = abx + c,将A,B,C三点的坐标代入,得,解得,
所以y= – 0.8×(0.5)x+1.4.
因此把x= 4代入得y= – 0.8×0.54+1.4=1.35.比较上述四个模拟函数的优劣,既要考虑到误差最小,又要考虑生产的实际,比如增产的趋势和可能性. 经过筛选,以指数函数模拟为最佳,一是误差小,二是由于新建厂,开始随工人技术、管理效益逐渐提高,一段时间内产量会明显上升,但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不更新设备,产量必然趋于稳定,而指数函数模拟恰好反映了这种趋势.
因此,选用y= –0.8×0.54+1.4模拟比较接近客观实际.
【评析】本题是对数据进行函数模拟,选择最符合的模拟函数.一般思路要先画出散点图,然后作出模拟函数的图象,选择适合的几种函数类型后,再加以验证.函数模型的建立是最大的难点,另外运算量较大,必须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函数模型的可靠性与合理性既需要数据检验,又必须与实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