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 二学期期末校际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度第 二学期期末校际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4 14:3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 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 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 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 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 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 人风采。除了美之外,还有真和善。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述是 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所以,戏曲 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 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比如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他 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但看如今,很多剧种 失宠,戏迷锐减——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 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校门好进,“心门”难开,戏 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很多同学一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在部分 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进校园时要“会玩”。比 如在曲目选择上,除了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由浅而深,还可以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学生“点 菜”。当然,戏曲进校园也不能只是观看表演,学校可以“定制”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引导孩子动手 制作戏剧道具、试戏服等。此外,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艺术熏陶也是如 此。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年一两次进校园活动即便声势再浩大,其影响力也毕竟 有限。所以,比戏曲进校园更可贵的,是戏曲“在”校园。早在2014年,广州就每年开展粤剧专家 授课、成立小小剧社、交流演出等多项活动。以荔湾区三元坊小学为例,如今很多学生不仅对粤剧 略知一二,有的还学会了吹拉弹唱,能在舞台上体验跌宕的人生。
总之,戏曲进校园是弘扬传统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学生来说,审美、情操等 都是“熏”出来的,它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不能“暴饮暴食”。相信假以时日,“生旦净末丑”能觅得 更多知音,戏曲进校园也能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摘编自《每年一场,全国大中小学生可免费看戏!》)
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戏曲的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让部分年轻人无法欣赏,敬而远之。
B.中国戏曲有着很高的价值追求,弘扬了高贵、美好的精神,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C.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是包含诗歌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
D.中国戏曲尽管流派繁多,但作为一个艺术类的整体,有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证层层深入,针对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提岀了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B.文章举出荔湾区三元坊小学的事例,意在强调戏曲“在校园”比戏曲“进校园”更有效果。
C.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语,意在说明戏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更具说服力。
D.文章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戏曲对受众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审美、情操的培养是慢的艺术,不能“暴饮暴食”,因此戏曲不要急于进校园。
B.只有让学生更多接触戏曲文化,而不只是看表演,才会让戏曲艺术薪火相传。
C.如鲁迅这般不爱看戏的人都追忆幼时看戏情景,可见戏曲在当时社会很流行。
D.戏曲进校园既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又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代代传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与3G到4G的渐进变化截然 不同,5G是一种“量子跃迁”。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 秒。但速度带来的不仅是量变。业界人士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来”的“增 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带来新生。
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5G的技术要求 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5G技术推动的产业还包括无人驾驶汽车。 此外,5G网络每平方公里奇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互联网发展。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新的 产品类别,其底层技术就是物联网。有业界人士指出,过去30年将人连接起来,接下来30年会将 物连接起来。
目前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的场景 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但可以肯定的是,5G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式的革命,这 也是各国推动部署5G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5G时代将会颠覆什么?》,《深圳商报》2019年01月13 H)
材料二:
在3GPP主办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上,全球通讯企业对于未来5G使用美国高通主导的LDPC 技术还是中国华为主导的Polar技术进行了投票,胜利的一方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会议 最终达成的决定是: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Polar方案。
/
(摘编自《透视5G投票风波》,《人民邮电报》201年5月14 日
材料三:
过去几十年,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但在 5G时代,美国的这种巨大优势正在丧失,告别一家独大的局面,甚至在无线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美 国已经捉襟见肘。在5G领域,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中国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中国之所以在1G、2G通信时代发展较慢,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如今,中国人口已经超 过14亿,比美国和欧盟的人口总和还要多30%左右,并且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前景良好,这是 其地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当然,技术和政策上的优势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 以来,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一大批行业企业快速成长,都从客观上促进了 5G产业 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5G时代,中国领先了吗?》,《北京科技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四:
虽然5G网络将改变社会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探索具体应用和商业模式时仍有诸多困难。 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 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产业链成熟度上看,非主流频段需要我们在全球去推动,将其从非主流变成主流。同时还要解决 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问题。目前新的商务模式还没有真正的形成, 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怎样能够让5G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通信 行业仍然在摸索。此外,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阶段。为了满足复杂场景 和垂直行业的需求,5G对于网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给网络运维管理带来 了很大挑战,依靠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已是难以为继。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我 们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 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去适配,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 该专家表示,想要跨越这“三座大山”,构建开放、智慧和融创的5G产业环境是必须的。
(摘编自《5G商用: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1月3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图一上看,在高通主导的LDPC码上,绝对数量上三星拥有的专利最多,但各方都有不 少的专利,各公司专利数量份额相对较为均衡,很难做到一家独大。
B.从图二上看,在华为主导的Polar码上,华为几百件的专利不算很多,但其他公司的专利布局很多都是两位数,华为在这一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
C.从5G标准投票会议的结果看,各方都想把标准定在自己专利比较多的方案上,获得利益 的最大化,所以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由高通主导的LDPC胜出。
D.综合两项专利数量和投票结果,华为在5G专利数量上遥遥领先高通,虽然在数字通道上 败北,但在控制通道上扳回一城,长远看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5G技术相比3G、4G,具有“快”“稳”“密”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未来将催化出“增强现 实/混合现实”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
B.5G既是一次技术跃进,也会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类会将所 有的物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技术理想。
C.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的绝对领先地位,凭借人口、市场、技术和政策 上的潜力和优势,中国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D.5G改变社会的美好愿景让人充满期待,但在应用场景与商用化上依然充满挑战,产业链 上下游通信企业必须短时间内做好冲刺准备。
6.为应对5G商用化的挑战,我国通信行业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侯发山
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还算个孝子, 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真的是远 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捉鱼。
晚上用鱼竿捉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 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老还小,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 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小伟还知道,什么是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 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手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 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 筋骨对身体有好处。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 不得离开。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 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捉鱼。
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 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 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 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 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
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 的鱼虾类。
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 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道,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 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 来。天天点赞的不一定是朋友,不点赞的不一定就不是朋友,看来这话真是没说错。
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你是单位的一把手, 有时不能太招人眼了。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父亲愣怔了 一下。
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 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龟儿子,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 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 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
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善于设置悬念,第四段开头的四个问句既表现了小伟的复杂想法,也设了悬念, 引发读者对父亲真实意图的猜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小说第五段是景物描写,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以及昏暗的环境,其中“不安分” 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本文中指的是蛤蟆鱼要诱捕那些趋光的鱼类,却被父亲抓住的 情景,父亲以此情景启示小伟,让他明白为官不贪的道理。
D.小伟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他正直无私,愿当先锋模范,在小伟将自 己的行为传到朋友圈这件事上,父亲开始时有些不大赞同。
8.小说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请简要分析“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权,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久之,朔给驺侏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 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 有顷,闻上过,侏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侏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 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 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著 布卦而对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上以朔为常 侍郎,遂得爱幸。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愿近述孝文 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锑,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 木无刃,衣缢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惟;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 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宫人簪玳瑁,设戏车,教 驰逐,饰文采,丛珍怪,作徘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 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愿陛下留意察之。”
朔虽谈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选自《汉书?东方朔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 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B.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 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C.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 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D.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 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车,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 应举的人,后也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B.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行礼时,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 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C.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玩乐方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覆者用瓯、盂、盒子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来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D.《易》,相传为孔子所著,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儒家 经典“四书五经”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方朔大胆自荐。他认为自己才貌俱佳,且勇敢、敏捷、廉洁、守信义,足以成为天子的 大臣。武帝读了他的自荐,很赞赏他。
B.东方朔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 得以接近武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
C.东方朔聪明过人。武帝曾让人射覆,东方朔多次准确猜出所覆之物,武帝赐帛嘉奖。东 方朔因此受到武帝的亲近和宠信。
D.东方朔善于劝谏。他以孝文皇帝生活俭朴、崇尚高尚的道德和仁义为例,劝武帝舍弃奢 侈,以此教化百姓,就能建立与尧舜盛世相媲美的功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5分)
(2)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②。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②广德年间,吐蕃入侵,一度占领 长安。
14.下列对诗歌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把长安政局比喻成棋局,写时局动荡,政权争夺,比喻贴切而形象。
B.颔联、颈联写的都是在夔州“闻道”的国事,具体写了“似弈棋”的内容。
C.颈联写的是虽战事频繁,但“关山金鼓震”,说明军中士气高昂,将士决心要歼灭来犯之敌。
D.“鱼龙寂寞秋江冷”句,借景抒情,清冷秋江也暗示诗人当时的心情及处境。
15.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请问他“思” 了哪些内容?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岀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是“ ”
的结局。
(3) 荀子《劝学》中,“ , ”两句通过“木”
“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桑提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是海明威塑造的一系列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战士等“硬 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他面对浩瀚的海洋,凶猛的大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 命运,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在英雄与环境的斗争中,桑提亚哥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 ) 。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他是 。无论是84天的
“背运”,还是在与马林鱼博斗“感觉到自己要垮下去的时候”,他“还要试它一试”,还要“忍住一切 的疼痛,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余的力气统统拼出来”。在与鲨鱼群进行 的境况中,
老人在 的情况下,仍然拖着伤残的身躯,与残暴的鲨鱼展开了一场 、注
定失败的战斗。虽然桑提亚哥在与暴力世界的较量中失败了,但他坚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 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最终,他虽然只带回来巨大的一副鱼骨架,然而小 孩还在看守着他,他也正在梦见狮子。这是对未来胜利的向往,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进一步肯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冕之王 声嘶力竭 精神抖擞 众寡悬殊
B.无冕之王 殊死搏斗 精疲力竭 众寡悬殊
C.冠冕堂皇 殊死搏斗 精神抖擞 难与匹敌
D.冠冕堂皇 声嘶力竭 精疲力竭 难以匹敌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他只带回来巨大的一副鱼骨架,然而小孩还在陪伴着他。
B.虽然他只带回来一副巨大的鱼骨架,然而小孩还在陪伴着他。
C.他虽然只带回来巨大的一副鱼骨架,然而小孩还在陪伴着他。
D.虽然他只带回来一副巨大的鱼骨架,然而小孩还在看守着他。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此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
B.然而在对待输赢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
C.然而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
D.然而在对待胜利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但是,从世界糖尿病的发病情况看,① ,例
如,东地中海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比例就比西北欧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而东地中海地区国 家除以色列外,都不是富裕国家。在中国全部成年人口中,已有近10%的糖尿病患者。这种未富 先病的现象,对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② ,这主要体现在巨额
的医疗费用和因劳动能力下降而造成的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上。③ ?
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现有的答案,一是人类基因演化所致,二是穷人乍富或经济有起色后改 变生活方式所致,而这两种原因是交织在一起的。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势 必改变以往形成的偏见。只要大批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 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就会快速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不一定会让各国人民改变以往形成的偏见。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材料一:建国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涌现了众多的杰出人才和行业精英,在 他们身上处处彰显着“工匠精神”。他们“术业有专攻”,心无旁鸯,几十年如一日地执着于 自己从事的那一份职业,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
材料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斜杠青年”,他们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生活方 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他们通常用“/”来介绍自己。如“作家/ 演员/调酒师”。时下,“斜杠青年”正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3分)D ( (A项,“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不是中国戏曲本身的特点,而是“部分年轻人”的看法。 B项,“很多曲目”是经典,而不是“中国戏曲”。中国戏曲中也有糟粕。C项,原文是中国戏曲“吸收了诗歌、 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而不是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
(3分)A(文章没有论述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而是指出戏曲进校园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分)A(文章最后一段强调戏曲进校园不能急于求成,而不是说戏曲不要急于进校园。)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3分)D( AB项,表述前半部分能从图表直观印证,后面是分析出的结论,结论无误。C项,是对投票活动及 结果的认识,各方给5G标准投票,肯定涉及自己的利益,从两幅图表看,各方在LDPC码上的专利数比在 Polar码上的专利数明显要多,“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由高通主导的LDPC胜出”,利益是原因。C 项语句的因果关系是存在的。而D项仅从“华为在控制通道上扳回一城”,就得岀“长远看将成为全球5G 行业的领导者”的结论,难免武断,“华为在5G专利数量上遥遥领先高通”也不符合原图数据。)
5?(3分)B(“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类会将所有的物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技术理想”于文无据,对比 原文“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的场景又可能会冒 岀来形成颠覆式创新”的语意看,B项把展望说成可以即将岀现的结果,表述失当。)
(6分)①在全球推动非主流频段,提高产业链成熟度;②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协同发展;③探索 新的商务模式,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④改变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提高网络灵活性;⑤做好 行业融通,了解行业需求,与各行各业共同投入、联合创新;⑥变革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使之与技术体系适 配。(每点1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3分)C(“父亲以此情景启示小伟,让他明白为官不贪的道理”分析不正确,属无中生有。从“孩子,人跟这 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可以看岀,父亲想借蛤蟆鱼让小伟明白做事应低调的道理。)
8. (6分)①命运坎坷,爱家爱子:父亲早年丧偶,尝尽艰辛;靠捕鱼供儿子上学,将儿子养大,时时关注儿子的 朋友圈,担心儿子犯错,借用蛤蟆鱼来劝说;②勤劳独立,有情有义:不愿跟儿子进城,仍在农村劳动;不愿离 开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的家;③不爱张扬,富有正气:支持儿子下乡扶贫等,劝儿子不能太招人眼。(每点2 分)
(6分)这句话是指人应该有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太张扬和自私。(2分)既表明了父亲对小伟 的谆谆教导,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题,同时也照应了小说的标题“灯”;(2分)使用比喻象征手 法,生动形象,委婉达意,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语言韵味。(2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3 分)C
(3分)D(“《易》,相传为孔子所著”错误。《易》相传为周文王所著。)
(3分)B(“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应是在“射覆”事件之后。)
(10分)(1)(5分)如果我的话可以被采用,希望您改变对待我的礼节;如果我的话不能被采用,请让我回 家,不要让我只是白吃长安的米。(“幸”“异”“罢”“但”每处1分,句意1分。)
(2)(5分)皇上这样奢侈无度,却偏偏想让百姓不奢侈,不放弃农业,这是难以做到的事。(“独”,偏偏。 “失农”,放弃农业。“事之难者也”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应为“难之事”。每处1分,句意2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3分)C(“说明军中士气高昂,将士决心要歼灭来犯之敌”错。“金鼓震”指战事频繁;“羽书驰”指文件往 来驰送,时局危急。)
(6分)①思政局多变,朝政混乱;思外患严重,关河动荡,国运衰退。②自伤身世。一生凄苦,暮年潦倒,自 伤自叹。在夔州思念旧日在长安的生活,为自己宦海浮沉而悲叹。③飘零夔州,暮年潦倒,引起诗人对家 园之思。(每点2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6分)
(1)羽扇纶巾
(2)封狼居胥
(3)故木受绳则直

檣橹灰飞烟灭
赢得仓皇北顾
金就砺则利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3分)B(无冕之王:虽然没有被加封官衔,但也是一个高官,指没有权威的名义而影响、作用极大的人。冠 冕堂皇: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此处是想赞扬桑提亚哥, 应用“无冕之王”。殊死搏斗:进行了事关生死的斗争。声嘶力竭:声音嘶哑,气动用尽。形容拼命地叫喊。 语境中应用“殊死搏斗”。精疲力竭:意思是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精神抖 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此处用来形容疲惫的桑提亚哥,应用“精疲力竭”。众寡悬殊:形容双方人力的多 少相差极大。难与匹敌:难与对手争锋匹敌。此处写桑提亚哥与残暴的鲨鱼展开了一场搏斗,应用“众寡 悬殊”。)
18( (3分)B(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他”应该放在“虽然”之后;二是“一副”应该放在“巨大的”之前。三是 “看守”一词使用不当。)
(3分)C( A项,根据语境,可知前后没有因果关系;B项,说的是输赢,但结合语境,桑迪亚哥应该只是面对 失败的态度;D项,意思和语境相反。)
(6分)①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③为何发展中国家成为糖尿病重 灾区。(每空2分,意对即可)
(5分)②大批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不一定会使中国文化的地位提升。③中 国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不一定就会快速传播中国文化。(一句3分,两句5分)
四、 写作(60分)
22. (60 分)略
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
(20-16 分)
二等
(15-11 分)
三等
(10-6 分)
四等
(5-0 分)

础 等 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岀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不当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展 等 级
特征
20分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内容较好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有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有创意
个别地方有新意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汉武帝即位不久,征召天下推举方正、贤良、文学等有才能的人士。东方朔 刚到长安,就上书说:“我一共习诵了四十四万字。还经常使用子路的言论。我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眼睛 像挂起来的珍珠(那样明亮),牙齿像编起来的贝壳(那样整齐洁白),勇敢像孟贲,敏捷如庆忌,廉洁似鲍叔,守信 如尾生。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天子的大臣了。我冒死拜两拜向皇上禀告。”东方朔上书的文辞不谦逊,赞美抬高自 己,汉武帝却认为他奇伟,命令他在公车署待诏,但俸禄微薄,没有被省问接见。
过了很久,(有一次)东方朔哄骗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说:“皇上认为您们这些人对朝廷没有用;耕田力作当然 赶不上别人,居于民众之上做官不能治理民事,从军杀敌不能胜任作战之事,对国家没有益处,仅是耗费衣食,现在 皇上想杀光你们。”侏儒们很是害怕,哭哭啼啼。于是东方朔教唆他们说:“皇上就要从这里经过,你们要叩头请 罪。”过了一会儿,听说皇上路过,侏儒们都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磕头。皇上问:“你们为什么这样?”侏儒们回答 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全杀死。”皇上知道东方朔诡计多端,召见并责问他:“你为什么要恐吓那些侏儒?”(东 方朔)回答说:“我活也要说,死也要说。侏儒身长只有三尺多,俸禄是一袋粮食,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多,却也 只拿到一袋粮食的俸禄,二百四十钱。侏儒饱得要死,我饿得要死。如果我的话可以被采用,希望您改变对待我的 礼节;如果我的话不能被采用,请让我回家,不要让我只是白吃长安的米。”皇上听后大笑,就让他待诏金马门,他渐 渐得到皇上的亲近。
皇上曾经让一些擅长占筮的人射覆,把壁虎扣在盆子下面,让他们猜是什么,都没有猜中。东方朔自荐说:“我 曾学《易》,请允许我猜猜是什么。”于是他用著草分组摆成卦局,回答说:“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皇上说:“猜得 对。”赏赐他十匹帛。又让他猜别的东西,接连都能猜中,每次都赏赐他帛。皇上因此任命东方朔为常侍郎,于是他 受到亲近和宠幸。
当时天下崇尚奢华,争相从事工商业,百姓多离开农田。皇上悠闲地问东方朔:“我想教化百姓,有什么办法 吗?”东方朔回答说:“我愿意就近说说孝文皇帝时的事,这是当今在世老人都知道的事情。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 海,但他身着黑粗布衣服,脚穿生皮做的鞋,用不加装饰的韦皮剑鞘挂佩剑,铺着莞蒲编的草席,兵器像木制的那样 没有利刃,棉衣以乱絮制成而不加纹饰,收集装奏章的青布袋做成宫殿帷幕;文帝以道德高尚为美,以仁义为准绳。 于是天下人都仰望他的风范,形成淳厚的风俗,明显地教化了民众。现在陛下嫌长安城地方小,在城外筑起建章 宫,左有凤阙观,右有神明台,号称千门万户;宫中土木用锦绣装饰,宫人头上簪着玳瑁,设置杂耍车,倡导驰逐游猎 之乐,追求装饰的文采华丽,聚集奇珍异物,乐人演戏,郑女起舞。皇上这样奢侈无度,却偏偏想让百姓不奢侈,不 放弃农业,这是难以做到的事。陛下果真采用我东方朔的建议,撤去这些华丽的帷帐,在四通八达的大街上烧掉, 放弃饲养良马表示不再骑用,那样,就只有尧舜盛世才能与陛下的功业相媲美了。希望陛下能用心考虑上述 之事。”
东方朔虽然诙谐调笑,但常常察言观色,适时地直言进谏,皇上经常采纳他的意见。从公卿到在位的群臣,东 方朔都轻视嘲弄,没有什么人是他肯屈从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