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4 07: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57-58页,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同时也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本单元在在此基础上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统计图的选择以及复式统计图等。为了使学生在看懂统计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扇形统计图》的学习重点应放在会看图、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上,而不是放在制作统计图上。
教材以“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为情境引入,考虑到学生对这一情境较陌生,而且在求“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时计算量较大,所以,设计这一节课时,我改造了教材中的情境,即设计以“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为主题的情境,使学习素材更接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为了丰富你们的课余生活,发展你们的特长,我们学校开展了社团活动,你们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尽情的展示自我,张扬你们的个性,放飞你们的梦想。我们六(4)班同学兴趣高涨,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老师对你们参加社团情况作了一下统计(每人只参加一个社团)。同学们请看:
2、出示六(4)班学生参加社团情况统计表
社团名称
参加人数/人
舞蹈
16
手工
15
信息
20
书法
14
体育
15
全班人数
80
师:为了方便我们观察数据信息,能不能把它绘制成统计图?(能)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
六(4)班参加社团人数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参加每个社团的人数。能比较出谁多谁少。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条形统计图,唤醒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3、引入新知。
师:如果我在刚才的统计表中再加入一栏,大家请看。
课件呈现:
六(4)班参加社团人数统计表
社团名称
参加人数
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舞蹈
16
 
手工
15
 
信息
20
 
书法
14
 
体育
15
 
全班人数
80
 
师:“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指的是什么呢?(每个社团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小组合作完成这一栏。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课件一一呈现结果。)
师:100%又表示什么呢?(100%表示总人数)
4、揭示课题
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参加每个社团的人数,那么,能看出参加每个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吗?(不能)
今天,我们就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通过填表既可以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也为认识扇形统计图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作铺垫。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分工的能力又能节省时间。】
二、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课件呈现统计图)
六(4)班参加社团人数统计图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读懂扇形统计图。
讨论图中的圆代表什么?
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
扇形的大小反映了什么?
在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交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
师:像这样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园内各个圆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总数量的百分数。这样的统计图我们称为扇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对比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2、总结归纳。
让学生说一说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圆表示总量,也就是100%。各个扇形表示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所以数据用百分数表示。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各个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部分量的大小关系。
【本环节以“参加学校社团人数”为背景,通过现实的数据,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区别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作用,从而发现、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其在情境中的作用。】
三、在练习巩固中应用。
1、读图和填图。
(1)出示民安路小学开展的“我为体育节做贡献活动”中,六年级各班“环保小天使”的人数统计图。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获得信息。
(2)出示题目:
在五年级“环保小天使”活动中,一班的学生占30%,二班的学生占20%,三班的学生占20%,四班的学生占20%,其余的是五班的学生。请根据这些数据,填涂扇形统计图。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8页第2题。
【习题的设计要注意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第1题中,(1)属巩固性的基本练习,(2)让学生根据信息填涂统计图,其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扇形统计图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沟通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第2题是属于发展性题目,呈现一年级,六年级的两幅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要求学生读懂图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进行反思,渗透科学安排时间的教育。】
四、在总结中延伸。
1、引导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反思。
2、组织学生给自己对这节课不同的感受“打分”,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如高兴占()%,紧张占()%,遗憾占()%。
【本环节先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回顾、反思,接着让学生用扇形统计表示自己的学习感受,既让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将知识与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圆 总体
扇形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