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摆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行测试结果的重要性;认识到对我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研究摆的乐趣。
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证据;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通过测量收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重点: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
教学难点:选择变量和应变量以及如何控制变量。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课前准备
教师:铁架台、钩码、棉线、秒表
学生: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
导入
谈话
1、观察:这物体叫什么?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引导数次数(从出发点过去再回到出发点算一次)
2、观察结构,认识摆长、摆重、摆角。
3、今天,我们来研究《摆》。你想研究什么?
1、交流自己的想法。
2、提出问题。
?
?
实验
探究
1、让我们来探究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你的假设。(时间为15秒,数次数。)指导秒表的使用:右一:启动开始,右二:结束,左一:归零。
2、我们来设计实验来验证它,好吗?讨论、交流实验方案。连测三次,数据才有科学性。
3、取材料研究,巡视各组的实验情况,给予指导。
4、组织汇报:你们有什么发现?
5、小结:通过研究,你们明白了什么?
6、15秒的摆长有什么规律?现在观察全班研究的摆,你又有什么发现?
1、交流自己的假设。
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填写实验方案在P40。
3、分组实验,记录。
4、讨论、汇报:你们有什么发现?怎么发现的?
5、讨论:摆长不同时,摆动次数不同,可是摆重、摆角不同时,摆动次数都一样。后来摆幅度小了,可是一次摆动的时间还差不多……
?
?
拓展
1、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伽利略研究过程介绍。
3、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有摆动?
1、交流收获。
2、联系生活,举例:摆钟、秋千、风铃、节拍器……
?
四、教学后记(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