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3.9 认识光 教案青岛版 (五年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3.9 认识光 教案青岛版 (五年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4 12: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认识光
教学目标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基础:
激光灯的使用,蜡烛的点燃、手电筒的使用。
案例背景分析:
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需的典型的实验材料:蜡烛、激光灯、硬纸片。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了解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发光,为探究那些物体是光源做好准备。在认识光源时,对光源的分类做简单的了解,明白自身不发光而只是反射光的物体,如月球、镜子等不是光源。二是准备蜡烛、激光灯、硬纸片等探究光的传播路线,在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时,我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对光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继而在自由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利用光的同时,也会有光污染现象,从而为下节课继续研究光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描述:
一、即兴导课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
师生问好后,教师悄悄地把灯关掉,问“同学们,感觉屋里怎样?你能帮老师想个好办法吗?”同学们很容易的说出很黑,然后想办法说一说,并做一做。
(学生自由汇报)
【因为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很容易说出来并想到很多办法,他们也很乐意去做一做,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一瞬间就被调动起来了,有的拉窗帘、有的打开电灯、激光灯、手电筒、有的甚至想点燃桌上的蜡烛。于是为学生的探究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同学们想出这么多办法都和谁有关呢?
(学生简单汇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光、认识光。并板书:11 认识光
二、认识光源
1.提出问题。
要想认识光,必须先找到它,谁能帮老师找到光?
2.学生讨论并汇报。
【此环节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在黑板的左面板书,如: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生物光源,虽然教学目标中没有强调让学生知道光源的分类,但在实际课堂中有些学生知识面很广泛,此时此景可以一点带过,不做重点,但不能置若罔闻,那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有些学生提出月亮、镜子也是光源,这样更好了,正好为下面让学生明白自身不发光而只是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发光的物体才叫光源做好铺垫,在这里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所以有争议才会有探究】
3.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棒!帮老师找到这么多光,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你们说到了……还有一些没有说到的如……这些物体也会发光。老师搜集了一些光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投放课件)
4.并提出问题:看完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很美、很壮观、很漂亮──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物体发出的光。)
5.(学生汇报交流)
有的同学认为月亮很亮,能发光,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6.小结: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日光、闪电光、萤火虫光、水母光等属于自然光源,夜晚灯光、电焊光等则属于人造光源。(教师作必要板书)。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并简单分类,通常把光源分成两大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此时,再让学生回顾整理刚刚欣赏的图片,并进而分类,无疑是水到渠成了。】
三、进行“光的传播”探究实验活动
1.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们周围的光源很多,它们发出的美丽的光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
【大多数学生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有的同学认为光会拐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学生的猜想,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师生互动效果。】
2.实验指导、验证猜想。
同学们,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汇报都有什么材料?
(学生汇报实验材料)
(实验器材每八人一组,每组的实验装置有:充满烟雾的瓶子;一烧杯滴加牛奶的水;圆头的改锥:为了安全,三张硬纸片、配有自制的固定硬纸片的底座;各小组都有激光灯:激光灯不要选那些带花形图案的灯泡,以免干扰实验;蜡烛、火柴、直纸筒等。)
有这么多材料来探究光的传播,我们应该怎么做?应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汇报,教师再投放课课件:温馨小提示,做这种实验时:有火、玻璃器皿等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此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要养成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学习习惯,避免盲目动手,表面看去热热闹闹,最后竟不知道自己探究的是什么问题,一定让学生明确目的,如你打算用哪些材料来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有几种办法等。】
4.教师实验前的指导:介绍透过纸屏小孔看烛光、看激光器的光在水中走的路线、看激光器的光在烟雾瓶中走的路线等的实验方法。
5.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积极参与。
【此活动大约需要十二分钟,打孔相对来说较慢一些,划火柴也不太熟练,于是我积极参与其中,帮助他们,真正转变教师的角色,我不失时机的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发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养成记录的良好习惯。因为材料比较丰富,学生都能活动起来,积极参与探究,兴趣高涨。】
6.学生上台汇报与交流。
(简单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各小组要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举手补充)
(各小组在上台汇报时,教师要重点提问:你验证的光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用的什么方法?并且让学生及时演示,同时要适当评价)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7.小结并板书:光是沿直线并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四、自由活动,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下
1.光沿着直线来到我们身边,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光呢?
学生自由讨论并汇报。
2.教师投放课件并小结: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光。
3.现在越来越多的灯饰美化、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但是灯光过多、过亮会给动植物和人带来危害,这就是光污染。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调查我们生活中的光污染现象。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此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为下节课光与我们的生活做好铺垫,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体会与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认识光、发现光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为手段,以学生小组合作、创作探究为氛围,让学生自己建立起对光的初步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受颇多,主要认识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前提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本节课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堂课对于老师来说可能会出现被动的局面,学生就可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所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特强这一特点,我在上课开始就设法提出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我们从生命初始就司空见惯的光现象 ,我自己尝试了许多导课,如猜一猜脑筋急转弯、多媒体欣赏城市夜景等,都感觉不是太理想,我又想,探究离不开生活,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最后我突发奇想即兴导课:随手把灯、都关闭,所有的窗帘拉上,让学生置身于一个黑暗的环境中,让同学们想办法说一说、做一做,一瞬间,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打开电灯、有的拉开窗帘、有的点燃蜡烛、甚至有的同学还打开手电筒、激光器,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研究光,而且在无形中体验到了没有光,世界将会一片黑暗,这比教师在那里干巴巴的讲述强多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从而起激发学生热爱光,了解光的欲望,所以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以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被老师引入探究,这样的亲历怎么会忘呢?
2.哈佛大学的校训是: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俗语说 “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做起事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我们要学好科学,课前做好准备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他们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这说明只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潜能。学生能独立地去探索、去实践。在讲述认识光时,我考虑到实验室里没有固定硬纸片的底座,在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时,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于是我自己用统一的酒盒为每一个小组做了 三个底座,既整齐又美观,激光器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同学们玩的大多是动物或者花形的,这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活动探究会有影响,所以我课前布置他们一个小组带一个没有图案的激光器,尽量排除不利于教学探究中的因素。为了让探究更丰富多彩,我还为他们专门收集了烟雾,因为本人教的平行班有六个,所以有些材料的准备可以课前布置给能干的小组长们,同学们也很乐意去准备,这无形中又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有时我会大发感慨,他们真是老师的好帮手!如果没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可能会更辛苦的,可是再苦再累,每当我在课堂上看到他们那认真专注、可爱的笑脸,我真是由衷的欣慰,为了他们,值了。
3.在探究中要不断地引导、强调安全教育等习惯的培养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我在从教十五来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是教师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以“做中学”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课堂气氛很难调空,我想,要上好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堂课下来可能乱成一团,实验就不太可能成功,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难得到发展,老师和学生都觉得不快乐,甚至在实验中有时还会出现危险呢!比如我在讲认识光这节课时,正好有机会听全县的科学公开课,恰好有几位老师都讲这一节,于是我认真的听了他们的课,在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中,我发现有个别女同学点燃蜡烛后,小组活动时忘记了桌子上有正在燃烧的蜡烛,不小心把辫子的发梢烧着了,我已经闻着烧焦的蛋白质的气味了,坐在那里的我很着急,幸亏小女孩发现的及时,自己把火灭了,教师却还不知道,还有的男同学用力过猛,在给硬纸片打孔时不小心把手扎伤了,这些本来是应该避免的,教师只需实验开始时,就引导学生了解摆放在桌上的实验器材“哪些是容易发生危险的、同学们应该怎么做?”所以在探究活动中强调的效果肯定要比轻描淡写好得多,因为重视了学生安全习惯的培养,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才能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养成团结合作、不争不抢、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动手只是一种手段,而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逐渐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科学素养的人。